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懂《诗经》真的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二 )
这首诗歌可以说非常应景 , 重耳的父亲晋献公正是秦穆公的岳父 , 重耳的姐姐就是秦穆公的亡妻穆姬 。 而《小宛》正是表达思念故去的父母 , 劝诫兄弟避祸的诗歌 。
秦穆公为自己帮助重耳找到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 , 即重耳是自己的兄弟 , 为了岳父和亡妻 , 他也一定要帮助重耳复国 。
文章图片
重耳也非常识趣 , 立刻赋诵《河水》 , 也就是《诗经·小雅》中的《沔水》一诗:
“嗟我兄弟 , 邦人诸友 。 莫肯念乱 , 谁无父母?”
重耳的回答也很贴切 , 为自己回国找到了理由 , 即对父母身处忧乱之中感到难过 , 所以要立刻回国予以援助 。 虽然说当时晋献公等早已逝世十余年 , 但此时此刻也就无关紧要了 。
秦穆公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之后 , 便准允了双方的合作 , 于是赋诵《小雅·六月》 , 借歌颂尹吉甫北伐玁狁一事 , 确定了助重耳复国的约定 。
文章图片
从这次交锋来说 , 秦穆公先后赋诵了《采菽》、《小宛》、《六月》 , 而重耳回答以《黍苗》、《沔水》 , 双方的很多诉求都是通过赋诵《诗经》中的一些作品来表达的 。
实际上 , 先秦时期的贵族群体如果对《诗》不熟悉 , 不能用符合双方身份和当时氛围的作品来进行交流 , 出现“无以言”的尴尬境地就显而易见了 , 严重者甚至会挑起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
文章图片
“引诗”:为自己的论述找到依据 , 往往别有会心
所谓“引诗” , 其用途要比“赋诗”更为广泛 , 主要指的是在各类言语、话术中引用《诗经》里的章节、段落、诗句 , 来增强自己话语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
关于《诗经》中作品的来源 , 一般有两种较有信服力的说法 , 即“采诗说”和“献诗说” 。
“采诗说”就是很多读者所接触到的最为广泛的说法之一 , 认为《诗经》里的作品 , 尤其是风诗 , 是由王朝下派的采诗人深入民间 , 搜集、整理民间歌谣并呈递给统治者阅读的文本 , 以便于其了解治下风俗 。
文章图片
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 符合先秦时代的文化环境 , 秦汉两朝乐府的成立就有依循古制的意味 。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 《诗经》中的风诗虽然在文本的表达上是经过了“采诗人”的整理 , 但内在的精神实质还是民歌 , 其所代表的依旧为当时的社会风貌 。
所以 , 在表达自身观点的时候如果能以《诗经》中的诗歌作为理论依据 , 也就意味着其有了社会现实的基础 , 自然就增加了可信度 。
但是 , “采诗说”并非《诗经》来源的唯一解读 , 只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推断 , 除此之外还有“献诗说” 。
文章图片
所谓“献诗” , 就是指周王朝要求臣下献诗的制度 。 这在先秦典籍中也能找到依据 , 比如《国语·周语》里记载:
“天子听政 , 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 ”
这种制度的目的很明确 , 从天子的角度来说是为了解其治下的情况 , 从献诗者的角度来说是“讽谏”的一种途径 。
那么 , 《诗经》里所收录的风诗作品必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 以它来作为言论的依据 , 也就同样具有了现实基础 。
文章图片
至于“雅”、“颂”两个部分 , 皆为贵族之间的共识 , 自然是被众人所接纳的 , 以此为言论依据当然具有无可争议的说服力 。
据统计 , 《左传》当中曾引用的《诗经》内容超过八十处 , 其中大部分都出自当下通行版的《诗经》 , 可见此种交流的方式在先秦时代是比较常见的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这种情况下引用的《诗经》内容 , 尤其是将某一首诗歌中截取出一部分来单独应用 , 所要表达的含义有可能与诗歌本意不同 。
这种现象通常来讲属于有意为之地“断章取义” , 也即所谓的“别有会心” 。 其目的是为了增强话语的感染力 , 而不是对诗歌进行解释 。
文章图片
由此可见 , 《诗经》在社会生活里具有极为重要的“赋”和“引”的功用 , 无论在礼聘会盟等重要场合 , 还是在交流沟通的日常生活里 , 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
- 麝香|皇帝明明瞧不起颂芝,为何要“破她身子”?你看她掌握了啥秘密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管仲有一毒计,轻而易举就灭掉他国,现在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 “千古一帝的”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
- 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未应验,并非其计算有误,而是另有原因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幼儿园出现“戴面具的爷爷”,欺负4岁小女孩,内裤上有血迹
- 欧洲的“匈人帝国”,疆域有多大?
- 从黄忠的事迹来看汉末的“忠烈观”
- 他绝望之际拿出的一份自以为能“保命诏书”,没有想到是这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