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材料 项目 分析 校舍 包豪斯 项目材料
1、包豪斯校舍分析简介包豪斯学校从魏玛迁到德绍后建的校舍 , 1926年落成 。
是格罗皮厄斯的建筑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
这个作品完全排斥了复古主义的设计思想 , 开创性地运用了一整套现代建筑设计手法 , 把实用功能、材料、结构和建筑艺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
这座校舍标志了现代建筑的成熟 , 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 。
背景正在蓬勃发展的德国工业需要建筑师和各种设计人员同它结合 , 更好的为工业和市场经济服务 。
这就引起了对旧的建筑思想和传统建筑风格的冲击 。
格罗皮厄斯变得坚信一种看法: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杀现代建筑技术 , 建筑表现要应用前所未有的形象 。
格罗皮厄斯明确提出要突破旧传统 , 创造新建筑的主张 。
新时代要有他自己 。
2、的表现方式 。
通过精确的不含糊的形式 , 清新的对比 , 各种部件之间的秩序 , 形体和色彩的匀称与统一来创造自己的美学章法 。
1919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 , 格罗皮厄斯出任包豪斯的校长 。
包豪斯强调设计中自由创造 , 讲授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以及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
注重满足实用要求 , 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 , 造型整齐简洁 , 构图灵活多样 , 便于机器生产和降低成本 。
分析设计中建筑外观上采用不对称的建筑体量组合 , 建筑形态 , 高低错落、清新活泼 , 整体空间构图统一 。
造型学科的建筑里没有任何装饰 , 正规的四方形 , 平平的房顶、楼身除支柱外全部用金属板搭构 , 外镶人块的玻璃 , 简洁而敞亮 , 完全适十生产的需要 。
15423。
3、33包豪斯校舍以实用功能作为出发点 , 功能和流线成为首要条件 。
从平面造型上看 , 包豪斯校舍呈两个倒插的L”形 , 采用这种灵活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来寻求平衡与灵活性 。
从整体造型上看 , 包豪斯校舍是由一个个立方体组合而成 , 大小长短和前后高低都错落有致 , 线条简约大气 , 具有现代主义美感 。
大工作室 , 作为一个开发性的空间 , 配以开放性的墙壁等等 , 很好的避免了狭窄;
在设计训练学校里 , 却采用了一段没有玻璃的培壁 , 采用一种闭合的语言 ,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隐私的空间 。
校长室等管理部门的房间 , 格罗皮厄斯将其配置在中心的位置 , 将训练学校和教学区相结合 , 考虑到如果太大了 , 就和其他部门公用 , 但如果太小了 , 又没有了或严感 。
最终决定的将其 。
【项目材料|包豪斯校舍分析[项目材料]】4、分为二层 , 与建筑工作室一同处理 。
过街楼底部架空 , 可供人车通行 , 这样既不影响正常的通行 , 又巧妙地连接了职业学校和主体建筑 。
学生宿舍 , 是一个4层建筑 , 共有24个房间 , 室外空间很高 , 外而设有宽广的阳台 , 没有很大的玻璃 , 和窗平排着 , 作出美妙的节奏 。
包豪斯4层的楼 , 有各自的间隔 , 各层有通道 , 其余都没有装饰 , 单调的墙壁 , 柱子很强调线感 , 同时将建筑的材质袒露在外 。
采用框架结构 , 墙体不再承重 , 墙面开窗比过去自由得多 , 四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外墙采用钢框架玻璃幕墙 。
大而积使用玻璃加钢的结构 , 使建筑有了一种通透感 。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的开窗也足以看到格罗皮厄斯的设计才能 , 通过转动下方的转轮 , 立面上的窗户则一面面自动打开 。
礼堂和食堂作为连接宿舍和车间的部分 , 既接近教学部分 , 又接近宿舍 , 而且饭厅和礼堂既分割又联通 , 需要时可以合成一个大空间 。
包豪斯的主入口并没有正对街道 , 而是布置在教学楼、礼堂、办公部分的结合点上 , 对于建筑内部与外部的交通都是比较便利的 。
建筑细部的设计灯具构造 桌椅总结通过对包豪斯校舍及对包豪斯思想的学习与思考 , 认识到建筑设计的一些问题 , 也受到一些启发与引导 。
设计要自由的创造去创新 , 不能墨守陈规 。
做建筑并不能一味的去做造型 , 要能充分的考虑到实用性 , 自己做的建筑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状态 。
同时做设计时也要注意细节的设计 。
- 包豪斯校舍分析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8建筑内容 。
来源:(未知)
【学习资料】网址:/a/2021/0321/0021742897.html
标题:项目材料|包豪斯校舍分析[项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