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访谈 进行 流程 工作 银行业务 员工 农村信用社
方法、步骤1. 贷款申请t贷款调查t贷款审查t贷款审批;2. 签订合同T贷款发放T贷后检查T贷款收回 。
注意事项1. 首期还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采取分期还款方式时 , 一般采取按期计息方式 。
在放 款当期一般并不要求借款人归还借款 , 而采 。
7、取于下个结息期归还应还款项 。
一般将个人住房贷款放款日当期实际天数加计下个结息期为贷款首期 。
2. 提前偿还贷款的原则(1) 提前还款是指借款人具有一定偿还能力时 , 主动向贷款银行提出部分 或全部提前偿还贷款的行为 。
提前还款应视同借款人违约(即未按合同规 定办理) , 需要时银行可收取违约金 。
(2) 提前还款的前提条件:借款人以前贷款不拖欠 , 且以前欠息、当期利 息及违约金已还清;若有拖欠本金、利息及违约金的情况 , 应先归还拖欠 及当期利息 。
(3)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 , 实行到期本息一次性清偿的还款 方法 。
经贷款行同意 , 借款人可以提前结清全部贷款 , 并根据原合同利率 按实际使用期限结计利息 , 但不得提 。
8、前部分还本 。
(4)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 , 在借款期内 , 借款人向银行提出提前还款书 面申请后 , 经贷款行同意 , 可提前部分还本或提前清偿全部贷款本息 , 提 前清偿的部分在以后期限不再计息 , 此前已计收的贷款利息也不再调整 。
提前清偿全部贷款的 , 经贷款行同意 , 根据合同约定期限的利率和贷款余 额按照实际占用天数计收览利息 。
3. 还款方法的规定贷款期限在1年乙栽内(含1年)的 , 实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 利随本 清;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 , 可选择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或累进还款等方 法来归还贷款本息 。
4. 利率调整贷款期限在1年乙栽内(含1年)的 , 实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 利随本 清;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 , 可选择等额本息、等额 。
9、本金或累进还款等方 法来归还贷款本息 。
5. 分期还款计划调整(1)贷款发放后 , 若贷款利率变化 , 在下年 1月1日进行利率调整 , 并 按当日未到贷款余额、调整后的贷款利率与剩余期限重新计算分期还款额;(2)提前还款后 , 提前还款额达到贷款行规定的额度后 , 可以选择重新 计算分期还款额或不改变分期还款额继续还款 。
贷款期限的确定1. 根据现有农村信用社信贷记录的档案 , 对正常循环使用的、信用较好的弄 户存量贷款可实行长期 , 实行按季结息 ;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证限额内可实 行按年结息 。
2. 对曾出现逾期的农户存量贷款 , 可暂实现短期限的贷款 , 并且利率应提 高约10%待正常归还到期贷款后可视情况转化;非主观原因造成逾期 。
10、的 ,信用程度较好的农户可仍实行长期限的贷款 。
3. 对大额农户类存量贷款 , 如系长期使用的 , 可提请信用社会办小组进行 集体会办确定授信额度 , 并备案 , 实行按季结息 , 贷款期限以5年内为佳 。
4. 对临时性的大额贷款 , 除实行必要的担保措施 , 应以短期贷款为主 , 按 季结息 , 到期收回 。
5. 农户联保贷款期限根据联保协议 , 并依据金额大小确定结息方式 。
6. 质押类贷款仍根据质押物品到期日期合理确定;抵押类贷款根据农户申 请、经营状况及抵押登记期限合理确定 。
问题六:农村信用社贷款利息是怎样计算的?回答:贷款利息二贷款本金*贷款时间*贷款利率如果贷款时间单位用天 ,利率为年息的:贷款利息二贷款本金*贷款时间(天数)* 。
11、贷款利率/360如果 贷款时间单位用天 , 利率为月息的:贷款利息 二贷款本金*贷款时间(天数) *贷款利率/12注意区分利率:百分号为年利率 , 千分号为月利率 , 万分号 为日利率 。
常用为年利率 , 月利率和日利率是为减少数字大小而定 , 实际 利息是一样的 。
问题七:农村信用社贷款要多久才贷的到 ?回答:短期贷款的审批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中.长期贷款的审批时间不超过 半年 。
这仅仅是国家规定的时间 , 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不是这样的 ,托人要后门才会更快点 , 有可能要花点费用 , 如果你不喜欢走后门也可向 银监局举报 , 根据法律规定银监局可对信用社处 5000元以上 , 50000元以 下的罚款 。
问题八:农村信用社贷款不还的 。
12、问题?回答:先不说你能不能贷得到和你到期不还如何追究贷款责任人的问题 ,就你以上的行为就有对你不利的如下方面 , (1)贷款到期和没有按合同按时还清利息 , 在银行征信系统中自动产生不良记录(黑名单) , 今后凡是对 信用有要求的交易单位 , 都会拒绝你的申请(比如各种贷款 , 办信用卡等) 。
来源:(未知)
【学习资料】网址:/a/2021/0321/0021741461.html
标题:对农村信用社的员工银行业务和工作流程进行访谈(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