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理|心理学:越是追求头脑的快乐就越会抑郁,你最需要的只是“觉醒”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抑郁的是内心 , 而追求快乐的是大脑 , 有没有感觉到其中的矛盾之处?为什么大脑的快乐无法解决内心的抑郁呢?人需要觉醒的到底是哪一部分呢?
这是一个心脑和心身的问题 。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 , 主要临床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 , 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抑郁症症状与其字面意思不同 , 情绪变化可以是闷闷不乐再到悲痛欲绝 , 甚至悲观厌世 , 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发;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 而这些症状与精神病性症状相同 。
当抑郁症患者发作时 , 通常会持续至少2周以上 , 而长者有可能长达数年 。

第一心理|心理学:越是追求头脑的快乐就越会抑郁,你最需要的只是“觉醒”
本文插图
多数病例中 , 存在反复发作倾向 , 而且每次发作 , 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缓解 , 少部分可能有残留症状或随着时间的改变转变为慢性症候 。
显然 , 如果你认真观察过抑郁症患者 , 你会觉得他们非常奇怪:通常以阳光灿烂的形象示人 , 让你难以想象在无人之时 , 他/她反而十分悲伤、歇斯底里、完全像个疯子 。
这种心境上的大起大落与翻转 , 让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只是情绪上的变化 , 却不曾想就是病症本身 。
因而当人在情绪低落时 , 往往会不自觉地想去找些乐子 , 让自己紧绷的大脑放松一下 , 转换一下注意力 , 且以为这样就能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

第一心理|心理学:越是追求头脑的快乐就越会抑郁,你最需要的只是“觉醒”
本文插图
事实上 , 的确似乎解决了 , 因为只要当人走出熟悉的环境 , 离开刺激他/她做出错误反应和想法的环境之后 , 注意力就会被重新启动刷新 , 就能关注到在熟悉环境内无法关注到的细节和场景 。
而正是这种转化 , 令人以为心理上的问题已经得到舒缓和解决 。
其实 , 事实并非如此 。 心理上的心境低落实际上与大脑区域的病变有着明显关联 , 当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海马区、杏仁核出现损伤时 , 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性将极大提高 。
而这种生理性的病变 , 并不能因为人所处的外界环境的转变而转变 , 很多抑郁症患者虽然在新场景中努力追求对大脑的刺激 , 以寻求颅内快感 。
但他们的内心是空洞而无助的 , 当颅内快感越强烈 , 内心的快乐就越缺少 , 这一点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尤为明显 。

第一心理|心理学:越是追求头脑的快乐就越会抑郁,你最需要的只是“觉醒”
本文插图
这是因为 , 脑这种器官就是身体的中枢中央处理器 , 当身体接受到外界刺激 , 并将刺激传回到大脑后 , 大脑经过分析指使人们形成为动作轨迹 。
整个过程不过是人体相关系统的一次常规整合 , 就好比一部有线电话 , 虽然连接电话和插座的线某处有一点缺口似乎会断掉 , 但并不影响电话的正常使用 , 大脑也是如此——虽然有所损害 , 但部分可用功能完整 , 并不影响它的日常功能 。
这也就是为什么 , 越快乐越空虚越抑郁的生理基础原因 。
那么 , 抑郁症患者想要更改现状 , 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 , 自我觉醒 。

第一心理|心理学:越是追求头脑的快乐就越会抑郁,你最需要的只是“觉醒”
本文插图
人生有三种觉醒 , 分别是生命觉醒、自我觉醒、灵魂觉醒 。
自我是从本我中衍生出来的 , 它是对本我和超我的居中调节 , 是三个“我”中起到行政管理作用的枢纽 。
通常情况下 , 自我是符合社会各个规范的 , 自我从小来自父母和家庭的内化管教 ,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 长大后则以此为行为及心理模板 , 努力去适应社会中的各种变化 , 以期符合社会对个体的预期 。分页标题
但这还不是自我觉醒 , 我们所说的觉醒 , 是从一种社会心理状态 , 变身为自我审视 , 在内心自我认知的状态 。
只有这种过程和状态 , 才可能全面的思考清楚自己是怎么一回事 , 别人是怎么一回事 , 在这种辨认过程中 , 更加清晰自己的定位和社会角色 , 更加了解和理解他人 , 以及更了解这个看似纷繁芜杂的世界 。

第一心理|心理学:越是追求头脑的快乐就越会抑郁,你最需要的只是“觉醒”
本文插图
也只有经历过这种过程 , 人才能真正看透许多事 , 不去纠结许多事 , 并能以相当乐观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今后的人生 。
而对于抑郁者而言 , 内在的自我觉醒显得尤为重要 。
因为当抑郁症状来袭时 , 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去与这种周期性的病变做斗争 , 力图回到日常客观世界的努力的话 , 就会一直深陷病症之中 。
抑郁症患者确诊后 , 一定要详细关注自己的心理起伏规律并记录在案 。 在发作之前 , 对自己进行理性的分析 , 尽可能的排除外在刺激和干扰 。

第一心理|心理学:越是追求头脑的快乐就越会抑郁,你最需要的只是“觉醒”
本文插图
最好是让自己进入一种冥想和沉思状态 , 在身心放松舒适的情况下 , 与自己的心灵展开对话 , 将可说不可说的所有内容和语言都在冥想过程中释放出来 。
这样之后 , 心理上获得宁静和舒缓 , 将直接影响脑部指令的回传质量 , 从而有效的阻止病症爆发 , 让症状得以缓解和减轻 。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第一心理|心理学:越是追求头脑的快乐就越会抑郁,你最需要的只是“觉醒”】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