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在格非与林白的追忆中,当年的语言游戏源自对浅俗和世故的抵抗
_本文原题:在格非与林白的追忆中 , 当年的语言游戏源自对浅俗和世故的抵抗
1981年4月 , 《文学报》正式创刊 , 近四十年文学历程 , 犹如一条宽阔河流 , 源远流长 。 顺着水流的方向 , 是崇峻向坦荡宏阔 , 是湍急向幽深丰厚 。 这也是一片辽远星空 , 今天的文坛名家们 , 曾经是与现在“90后”新人一般的年龄 , 如一颗颗初升的新星 , 以新锐身姿 , 并入星轨 , 璀璨交辉 , 许许多多的第一篇访谈、第一篇创作谈、第一篇评论之声留在了《文学报》 。
本文插图
■创刊号
明年4月 , 创刊四十周年 , 我们从此刻回望并聆听文学与作家们初升时的声音 , 那里有经典性背后隐藏的质地、品格和精神成长 。 正是这些声音相互激荡、回响 , 不断阐释和生发 , 从而形塑文学当下 。
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带来这组专题文章“ 40年 ·星辰回响 ” , 和年轻时的作家们相遇对话 。
今天带来作家格非和林白谈论自己的成名作 。
本文插图
40周年纪念海报“星辰版” 设计 / Cincel
格非
追忆《乌攸先生》
刊于1995年12月7日文学报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乌攸先生 , 本属乌有 , 又何来追忆?单从这个标题来看 , 亦不难发现这篇小说的游戏性质 。 据说“游戏”一词在德里达的笔下似有独特含义 , 而在目前中国的学术界 , “游戏”这一概念正遭受到正人君子的大张挞伐 , 无论何人何事 , 一与游戏沾边 , 便是自甘堕落 。 但是没有办法 , 当初我在写这篇小说时 , 的确抱有某种“游戏”态度 。 何况直到现在 , 对游戏的兴致并未削减 。 姚阿幸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曾说过这样的话:自由然而寂寞 。 后来 , 勃拉姆斯将它改成了:寂寞然而自由 。 语序颠倒了一下 , 意思大不一样 。 我觉得纯正的游戏必定是自由的 , 然而也是寂寞的 。 或者 , 也许可以这样为自己的这种游戏行径进行辩护:在“崇高”这一概念被大肆炒卖的今天 , 当个人被浅俗、世故甚至无耻的时尚弄得晕头转向 , 偶尔游戏一下 , 亦属正当、自然 , 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
张旭东先生在他的一篇长文中对《追忆乌攸先生》这篇小说有过详细的评价 , 并认为它包含了作者写作上的许多秘密 。 最近葛浩文先生又将它译成了英文 , 法国伽里玛出版社亦将它译成法文出版 。 可我在写作这个短篇时 , 的确没有想到过将它发表 。
本文插图
■收录于《褐色鸟群》 ,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
那是在一九八五年的初春 , 我们语言学小组在著名语言学家颜逸明教授的带领下 , 去浙江的桐庐、建德一带进行方言调查 。 应当说我对语言学历来没有什么兴趣 , 对方言调查的重要性至今不甚了解 , 我之所以混入这个小组去浙江 , 实在是想借机出去游玩一通 。 由于我对方言音标一窍不通 , 连自己的发音都混浊不清 , 更谈不上对那些地区的方言加以有效甄别和记录了 。 好在我们几个对当地盛产的五加皮酒有着不错的味觉 , 在繁忙的工作间隙 , 偶尔也能陪着颜教授小酌几杯 , 因而颜教授对我们特别“宽大” , 既然我们发音不准 , 便承担起了包括打前站在内的一应杂务 。
就在这个时候 , 我们接触到了当地有关“九姓渔户”的传说 。 因为好奇 , 我们还去有些村落装模作样地“考查”了一番 。 这段经历直接涉及到了《追忆乌攸先生》和日后《青黄》的写作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方言考察的最后一站是梅城 , 我们安排好了一行人的饮食起居之后 , 颜教授或许认为我们再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 便打发我们早早踏上返校的归程 。
我与一个女教师同行 。 我已记不起她的名字 , 只是记得她坐在我的对面 , 告诉我这班列车开到上海约需十二个小时 , 随后便一言不发 。 在这十二个小时里 , 我坐在拥挤嘈杂的车厢里 , 在腐烂发臭的鱼虾的气味中 , 为了打发寂寞 , 便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个故事 。
回到上海后 , 适逢《中国》杂志社的王中忱先生来沪组稿 , 林伟民和徐芳老师介绍我认识了王中忱 。 他问我有无现成的稿子可以给他带走 , 我说倒是有一篇写着玩的东西 , 尚未誊写 。 王中忱就让我抄出来给他看看 , 后来 , 这篇小说就刊登在《中国》杂志1986年的四月号上 。
现在回想起来 , 当时正因为想写着玩玩 , 倒也无拘无束 , 并让我感受到了文学创作上最初的自由 。 它对我日后的写作不无补益 。 因此 , 我自己对这篇“处女作”时常怀着美好的情感 。
林白
想起《一个人的战争》
刊于1996年6月27日文学报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一部成名作 。 成名这个词对我有一种压迫感 , 它像一套不合身的衣服使我不知所措 , 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提醒我 , 我也许并不适合站在那样一个位置 。 事实的确就是这样 。
当我回想自己的作品 , 想要找出一部知道的人多一些的 , 我首先想到的总是《一个人的战争》 , 我最后想到的也是它 , 于是我权且把它作为成名作来回忆一番 。
回忆这个词使我感到它的写作已经过去很久了 。 我站在一九九六年的夏天眺望一九九三年 , 眺望和回忆都让人感到做作 , 就像离家不过十里就称之为流浪一样 。 但在我的感觉中 , 它的遭遇太多 , 满满地充塞在这几年中 , 它的遭遇拉长了时间 , 使我无端地感到沧桑和隐痛 。 回忆这个姿势使我把它所经历的事情推到远处 , 而对远处的凝视会使我安静下来 。
相对于这部小说发表后的经历 , 它的写作过程简单之极 。 事先没有酝酿 , 在动笔写作的前一天我并不知道自己要写这样一部作品 , 在这之前我刚刚写了《瓶中之水》和《回廊之椅》 , 我感到自己重新找回了对小说的语言感觉 , 由于新闻写作的规范 , 有一段时间我差不多丢失了文学的语感 。 语感的到位使我觉得自己正坐在滑梯口上 , 有一种往下滑的冲动 。 于是在九三年四月的一天 , 我觉得自己很想写一部长一些的作品 , 于是我提起笔 , 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女孩多米犹如一只青涩坚硬的番石榴 , 结缀在B镇岁月的枝头上 , 穿过我的记忆闪闪发光 。 这是当时的开头 。 这个开头使我感到小说将会十分顺利地一气呵成 。 后来确是如此 , 手稿干净整洁 , 除了章节的前后顺序作了一点调整 , 所有的语句几乎很少改动 。 我当时觉得它们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水滴 , 圆润而天然 。
当时我的现实处境十分糟糕 , 高度的精神压力和超常的工作忙乱 , 但它们没有侵入我的作品 。 写作使我在瞬间飞离现实 , 它是我免受致命伤害的飞毯 。
本文插图
■20周年纪念版 , 花城出版社2015年
《一个人的战争》发表在九四年第二期的《花城》杂志上 , 同年由朋友介绍到西北的一家出版社 , 我担心西北地处偏远 , 设计不了我满意的封面 , 特意在北京请青年封面设计家旺忘望设计了封面 , 并用特快专递寄去 。 没想到他们轻易就否定了这个设计 , 代之以一幅看起来使人产生色情联想的类似春宫图的摄影作封面 。 关于春宫图一说 , 并不是我一己的夸大和偏见 , 而是报刊上评论家和读者的原话 。 面对我的诘问 , 责编强调说这是一幅由著名摄影家拍摄的著名的摄影作品 。 这还不算 , 这本书内文校对粗疏 , 最严重的一页差错竟达十五处 , 这种种谬误使我十分气愤 , 出版社通过责编作了一些道歉和解释 , 并保证马上换一个 , 出一个订正版 , 我接受了 。 但我一直没有等到这个版本 。 在我的一再催促下 , 才在一九九五年十月份收到一份同意我撤回专有使用权的函件 。 这之后曾有河北的一家出版社同意出版此书并已签订了合同 , 但几天之后又因故解除了 , 我至今也没拿到合同上规定的赔偿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一个人的战争》 1996年版
这部长篇自一九九四年发表以来 , 一直经受着毁誉参半的命运 , 前不久我还看到对它责难的文章 , 言过其实 , 极不负责 。 但使我更难过的还是它在出版上的不顺利 , 到现在(一九九六年六月) , 我还不能知道《一个人的战争》的单行本是否能顺利出来 。 这种心情就像自己的孩子长大了还没有找到赖以生存的职业一样 。 这是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孩子 , 但它总是四处碰壁 , 遭人误解 。 它本是好端端的一个孩子 , 五官端正 , 不脏不臭 , 但却被无端穿上了一件恶劣的衣服 , 使人看一眼就产生误解 , 这种误解使它平白无故地遭受污辱 。 这样的结果使我心怀疼痛 。
【文学报|在格非与林白的追忆中,当年的语言游戏源自对浅俗和世故的抵抗】配图:历史资料
- 星座先森|拿得起放得下,性格非常大气的4个生肖
- 文学报|走近新科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她逃离一切,只希望用诗歌重构整个世界
- 浙大学报英文版|浙江大学陈弈宁等 | 基于GPSR和Q网络的流量感知无人机ad-hoc网络路由协议
- 文学报|文学是一束光,在何顿和竹林的生命里反复激荡 | 40年·星辰回响
- 文学报|叶辛与叶永烈的文学初篇,在翻页中由过往走向未来 | 40年·星辰回响
- 山东财经大学报|翻开书 | 胸中自有丘壑
- 文学报|从见证“先锋”到萌发自己的声音,邱华栋和东西寻找新的叙述空间 | 40年·星辰回响
- 文学报|从命运的契机到义无反顾的写作,刘醒龙与邓一光叩开文学的大门 | 40年·星辰回响
- 文学报|先锋文学袭来的前夜,苏童和余华找到了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 40年·星辰回响
- 文学报|作家需要审视的是内心是否还葆有文学立场 | 共话新“小说革命”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