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金宇澄:文学能保存过去,就是对社会的推动 | 十三邀
_本文原题:金宇澄:文学能保存过去 , 就是对社会的推动 | 十三邀
祖籍江苏黎里 , 生于上海 , 金宇澄身上流淌着当地的文化记忆 。 1988 年 , 创作了几部小说后 , 金宇澄进入《上海文学》当编辑 , 一当当了 30 多年 。 2012 年《繁花》完成 , 此前金宇澄已多年未创作小说 , 这是一部以沪语写尽上海市民生活的作品 , 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
许知远毫不掩饰自己对金宇澄的喜爱 , 因为金宇澄身上有很多让他羡慕的东西 , 身上有同代人少见的自由感 。 这一期 , 许知远采访金宇澄 , 听他讲一段又一段故事 , 从个人经历到上海市民再到文学创作……
金 宇 澄
许 知 远
十三邀·第四季
写作者和少年时代密不可分
许知远:您以前考证过这个房子(编者注:指金宇澄家族在江苏黎里的老宅)在什么时候修建的吗?
金宇澄:没有 , 只是在《回望》里边提到过几次 。 我爸爸说是我的祖父的母亲在这里买的房子 , 原先是谁住的不知道 。 祖母告诉我 , 我祖父的母亲买下这个房子以后 , 引起了太湖强盗的注意 , 这个地方离太湖非常近 。 买了房子后 , 有一天晚上来了一些人 , 把家里洗劫一空 , 因为他们就知道你很有钱 。 老太太说她住进来以后 , 天井那边有一个缸 , 缸里面放着元宝 , 她说这是我唯一的财产 。 既然家里没东西 , 她说就把这个缸给挖出来 , 一挖出来就发现 , 这里面根本不是元宝 , 而是一缸赤链蛇 , 江南特有的蛇 。 她当场就哭了 , 说金家要败了 。 这个事情我爸爸都不知道 。 我小时候跟我祖母待的时间比较长 , 50 年代的时候 , 我父母都去湖州水泥厂工作 。 我祖母是在 60 年代过世的 , 她会告诉我一些过去的事情 , 时间一长这些东西都变成神话了 。
许知远:元宝变赤链蛇好像是二十世纪生活的隐喻 。 您身上的文化记忆或者性格 , 跟这个镇的关系有多大呢?
金宇澄:关联是肯定有的 , 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个核心 。 其他行业我不知道 , 至少写作者和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是密不可分的 。 现在中国文坛的作家写的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 包括沈从文、汪先生(编者注:指汪曾祺) 。 我在上海出生 , 一直是我的祖母带我 , 所以我受她影响很多 , 她的影响也和这个房子有关系 。 我爸爸结婚以后这房子就被放弃了 , 全家就直接住到上海去了 。
本文插图
背景为金宇澄家族位于江苏黎里的老宅
许知远:最初认识到自己有书写的冲动 , 是源于跟你朋友的通信吗?
金宇澄:是 。 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喜好 , 不会听父母的 , 每个人都是 , 现在人也是 , 就看你受身边什么人的影响 。 当时文革 , 我父母根本不管我 , 我在上海交了一个朋友 , 他是高中生 , 而且没有下乡 。 我 16 岁去东北 , 还和他通信 。 他当时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 他看哲学 , 我对他很好奇 。 他看了我的信 , 说我可以写小说 。 我当时至少觉得 , 我写的信挺好 。 而且信上面还画有一些插图 , 比如说北方的大炕是怎么回事 , 北方的屋顶是什么样子 , 和南方完全不同 。 这个朋友后来去了美国 , 又去加拿大做生意 , 现在不太露面了 , 现在他在哪里我都不知道 。 等我得了“茅盾文学奖”后 , 有一天我在传达室收到一封信 , 这封信用的不是标准的信封 , 而是装在公文文件袋里 。 这封信也没有署名 , 一半中文一半英文 , 意思是祝贺你得了奖 , 下面一句英文就是“你充分享受你的快乐” 。 这个人在我少年时代对我影响很深 , 说我可以写小说 。 如果没有这个朋友告诉我这句话 , 可能我不会有想写东西的念头 。
许知远:你会做什么呢?
金宇澄:我也不知道我会做什么 。 我们这代人都是 , 按陈丹青的说法就是没头苍蝇一样的 。 因为当时那么七八年的时间 , 也没有什么人可以(求教) , 全凭你的兴趣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我不高看文学
许知远:其实我老是一个人面对世界 , 对粘稠的人和人的关系 , 我一直很好奇 , 那东西是怎么回事 。
金宇澄:那说明你和我一样 , 都是想知道这些人和事情、人的关系——每天这窗子关起来 , 窗子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
许知远:对 。
金宇澄:我的观点是 , 首先一个前提 , 你根本不可能了解整个人生 , 你只不过了解你个人那一块 。 我的写作就是丛林里面的这么几平方米 , 我不会说大话 , 不会说我看破人生了 , 什么都知道了 。 我根本不知道 。 城市里面发生了什么 , 只能够看微信上面爆出的料 , 某某人怎么回事 , 只有上帝才知道 。 所以我不高看文学 , 真的不高看 。 比如 18 世纪 , 那个时代是没有信息的时代 , 特别爱让一个作家来告诉大家家里怎么回事 。 现在不是这个时代了 , 现在人们也没有耐心 , 萨达姆被枪毙 , 五分钟全世界都知道了 。
许知远:对 , 大概五分钟大家都知道 , 但是大家也都没有心情去感受他死亡之前各种复杂的感觉了 。
金宇澄:现在就是所谓快餐式资料 , 资讯蜂拥而来 。 跟过去安静的时代大家都坐在壁炉看一大本书 , 真的是两回事了 。
本文插图
背景为《上海文学》杂志社
许知远:三四十年前 , 您回到上海之后又开始写东西了 , 那时候对文学的态度是不是觉得它很崇高?
金宇澄:是很崇高 , 都经历过这么一个时代 。 西方的小说进来 , 整个 80 年代大家都知道对文本的要求、对语言的要求、对形式感的要求 , 我觉得这个是好的 。 但是到了 90 年代 , 因为转向经济了 , 之后 , 我个人感觉 , 大家都突然觉得自己的写作可以和电视剧、电影挂钩 , 但电视剧和电影根本不需要你的语言、你的文体、你的形式感 , 它只要故事 。 所以我觉得是这把 80 年代切断了 。 80 年代的文体 , 虽然现在说起来有很多追求的都是译文版西方小说的方式 , 但是我觉得对我们中国来说 , 也是必须要经历的 。 我是从这么一个过程中过来的 , 所以到了《繁花》的时候 , 我就无意中写了一段话 , 觉得这个文体好 , 我就盯着不放 , 即使底下有人反对我也盯着不放 , 这是上帝给我的礼物 。 但有时候上帝给你一个礼物 , 你可能不觉得这是礼物 , 把它扔掉了 , 换一个人可能就扔掉了 , 但是我觉得我要咬紧牙关 , 我就要这么三千字一块来写 , 标点符号少一点 , 就是这么过来的 。 如果说没有 80 年代 , 可能这个东西出来 , 我也根本不觉得它是一个有特点的东西 。
许知远:在 80 年代那样热热闹闹的时代里 , 您是不是也有一种当旁观者的感觉?
金宇澄:也是旁观者 。 我写了几部小说以后就调进《上海文学》 , 变成编辑 。 当时整个写作状态、实验小说的状态我都知道 , 这对我是有影响的 。 影响就是一个编辑对作者的要求 , 我能通过很多来稿发现 , 什么是真的有内容 , 不是只有形式 。 这个对我后来写《繁花》是有作用的 。 像《繁花》这样重归传统的方式 , 从一个编辑的角度 , 就会觉得很少见 。 鸳鸯蝴蝶派的东西早就被“判死刑”了 。 比如说一个女人好看 , 眼眸特别明亮、流转 , 鸳鸯蝴蝶派就用“明眸善睐” 。 这话现在别人都听不懂 , 什么叫明眸善睐?说都说不顺 , 但是文字上就是好看 。 50 年代这些词在新文学运动、现代文学中 , 已经被切除了 。 鸳蝴派本身是落后的 , 但是这些死亡的词现在拿过来用 , 我个人觉得比翻译味道的文字好看 。 因为翻译的东西、译文腔看得太多了 , 就是物以稀为贵 。 我大量收集鸳鸯蝴蝶派的文字放进去 , 就变成有的地方半文半白 , 但是不是说我要提倡这个东西 , 是因为没人这么做 。分页标题
许知远:您要在一个美瞳时代明眸善睐 。
本文插图
文学就是保存过去的生活
许知远:1976 年底刚回上海时 , 这个城市给你最鲜明的冲击是什么?
金宇澄:当时突然大家都到新华书店排队买书了 , 甚至通宵排队 。 不管是电车卖票的小姑娘 , 还是菜场卖菜的 , 都在看大部头的小说 。 这实际是文革的遗风 , 文革后期因为没东西看而产生了地下阅读 。 我书里面也写过 , 闸北区有一个大姐姐 , 当时大概三十一二岁 , 她记忆力特别好 。 那时候也没事干 , 一帮文艺小青年就跑到她家去 , 她一边打毛线 , 一边说“我昨天看的《简爱》 , 我现在跟你们讲” 。 我认为这种复述有自己创造的成分 , 她能够花三天时间讲一本书 , 挺精彩的 。
许知远:那时候你是一个会说书的人吗?
金宇澄:我倒是没有 , 但是我会听 。 我最近好像复述过一件事 , 去年我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材料 , 然后我为了这个事情 , 还特意打电话给上海档案局的一个朋友 , 要 1970 年上海某派出所的审讯笔录全文 。 看完以后 , 简直不敢相信 , 我发现 1970 年时候的人太可怜了 。 1970 年 , 在工人集中的宿舍 , 两个人有意思 , 只能写一个纸条 , 约好明天早晨 7:00 在公用厨房 , 你做你的事 , 我做我的事 , 互相看一眼 。 过去什么都没有 , 必须依靠眼神 , 依靠文字 , 依靠一个动作来使双方心领神会 。 这段材料特别珍贵 , 那个时代立刻回来了 。 这个女的说我明天要去走亲戚 , 这个男的就跟在后头 , 怕两个人一起走路 , 给工厂里的同事看见 。 差不多跟到她亲戚家 , 男的再走掉 。 在热恋阶段 , 两个人却不能有肢体接触 。 那时候没有旅馆 , 住招待所又要结婚证书 , 两人是婚外情 , 到公园 , 公园里面又有巡逻队 。 到最后 , 男的实在没办法 , 在板壁上挖了一个洞 , 男的可以把手伸过去 , 或者女的可以把手伸过来 。 女的老公长期在外面出差 , 回来就发现了 , 发现以后报派出所抓起来 。 我说我把这些材料找来 , 把名字虚掉 , 可以编一本巨著 , 这就是 1960 到 1970 年上海人的普通情感生活 。
本文插图
许知远:因为压抑和封闭而产生的创造力 , 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其实这背后有巨大的残忍 , 但又可能构造出新的情感方式 。 您作为一个创作者怎么理解?
金宇澄:可能我是写作者 , 我看见稀罕的东西 , 就想最好能够让大家都看到 , 能有这些对照来修正我们现在的生活 。 我们要把过去这些东西保存下来 , 不要忘记过去 。 我对文学的理解很简单 , 文学就是把过去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保存下来 。 比如《金瓶梅》 , 如果没有这本书 , 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明朝那个时候的那种生活 。 文学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 , 不能直接推动社会 , 我个人觉得能够保存过去的东西就是一种推动 。
本文插图
“游荡” , 是十三 2020 早春系列的灵感来源 。
十三“游荡”系列 , 与你预约 2020 年的好奇、幻想、冒险 , 想要和你去游荡 , 去发现 , 去忘掉已知 , 去拥抱陌生 , 向不确定性敞开 , 经历思想和情感的冒险 。
点击小程序即可购买▼▼
摄影:宗文
【「金宇澄」金宇澄:文学能保存过去,就是对社会的推动 | 十三邀】整理:孙晓琪 何珊珊
- 「时候」原创 草莓好吃却难保存?那就把草莓做成草莓罐头,比鲜草莓的味道还好
- @豆角实惠又好吃,买了怎么保存?教你个方法存一年
- 「清酒」好酒:为了保存酒中的果香,酒厂也是拼了
- 「倚数」杜贵晨:“倚数”称名和“倚数”谋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之二)
- 女子文学■如君训,作别善良
- 『文学教育』小说家如何制礼作乐 | 胥志强
- 【心婉瑶原创文学】“安家”,小人物演绎的幸福感,里面有你我的影子
- 【大兴安岭】迟子建荣获的第一个文学奖项鲜为人知|姜红伟
- 【深圳文学】常德,那座诗中的城(原创诗歌,热情洋溢,优美大气!)
- #建安文学#大疫后的“建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