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我特么让你刚兑了吗?

《放肆,我特么让你刚兑了吗?》,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健康摘要: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tanko_zhou版权: https://shop


正文开始: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tanko_zhou

版权: 综合 作者 柱哥 来源 言今(yanjinhezhuzidounb)、跟我读政策(FollowmeRR) 作者 杨波

放肆,我特么让你刚兑了吗?

以前是,你要是敢不刚兑,投资者闹将起来,肯定是一巴掌甩将过来,大胆,你特么竟然敢不刚兑?分分钟neng死你;现在是,你要是敢刚兑,又是一巴掌甩将过来,放肆,你特么竟然敢刚兑?还是分分钟neng死你,另外还加持了极具本土魔幻主义色彩的举报制度。

从前看上去似乎坚不可摧的刚兑,如今看来也是岌岌可危,不堪一击了。

刚兑这个话题在资管行业算是老生常谈了,一定程度上已与资管合二为一了,可以说,刚兑和资管是相爱相杀,相伴相生的,互相成就的,没有刚兑就没有资管。当然了,现今政策高压之下,刚兑又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大家都会说刚兑之制约资管行业发展的一颗毒瘤,也会说没有刚兑,就没有资管的现在,不破刚兑,就没有资管的未来。从前和人家一起策马奔腾时,叫人家小甜甜,现在要降杠杆去产能减包袱,就叫人家牛大妈。以前用之屡试不爽,现在弃之唯恐不及。

刚兑的成因是hin复杂的,

一是监管压力

,主要是出于维稳的需求,投资者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大人们肯定扛不住啊,赶紧拾掇了,别特么让我给你擦屁股,小心打你屁股,

二是声誉压力

,大家竞争严重同质化,拼的除了收益就是安全了,市场上项目多,竞争又激烈,何必计较一地一城的得失,无异于见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是信息披露不充分、管理责任界定不清,粗放跃进式的发展,跑马圈地的效率要求,业绩压力

,导致前期很多活干的很糙,一堆攒材料的金融民工能干的有多精细,连合同都几经迭代才终于让投资者看不懂了的,又没有明确规章指引来规范,要想完全撇清管理责任谈何容易。好在前几年的市场红利和制度红利也让机构有刚兑的这个底气,刚兑出去,很快就又赚回来了,不刚兑那损失可远不止那几个钱,这点账大家还是算得过来的,打麻将输几把,你要是确信自己后面能赢回来,一般是不会立马掀桌子的。

但监管的脸,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的。

以前是,你要是敢不刚兑,投资者闹将起来,肯定是一巴掌甩将过来,大胆,你特么竟然敢不刚兑?分分钟neng死你;现在是,你要是敢刚兑,又是一巴掌甩将过来,放肆,你特么竟然敢刚兑?还是分分钟neng死你,另外还加持了极具本土魔幻主义色彩的举报制度。

我觉得刚兑这事儿破与不破,嘴炮打起来都是容易的,但实行起来是颇有难度的,

作为一名伪专业人士,对于破刚兑这事儿,我一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但要合理有序的打破才行

要想破刚兑,技术上的问题咱就不叨叨了,从机构、协会到监管、司法,大家都在努力,信托业协会也马上要出台《信托公司受托责任尽职指引》,游戏规则逐渐在完善……但我觉得当前最主要的一条是要矫正机构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资管新规最大的作用也是从政策层面吹风喊话来实现这个目的。因为这事儿本来就是个潜规则,从来也没说过保本保收益的,不执行也是有理有据,实在撑不住了合理的不刚兑也没毛病,但投资者的预期如果没有改变,就容易出问题,对机构来说,我合理合法的不刚兑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谅解和宽容,要科学合理滴界定管理责任及免责事由。

但刚兑毕竟是带着原罪的,

刚兑的原罪首先表现在,无条件的刚兑其实干的是表内业务,此时受托管理财产变成了自己的负债,但又放在表外,形成监管漏洞,导致监管的不公平,亦无法反映真实的风险水平,一但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本来只是个二踢脚,爆了也就是碎几块玻璃,吓人一跳的事儿,现在可倒好,你偷偷摸摸的攒了一堆,最后爆将起来可能把整个房子都炸了。

其次是风险收益扭曲,推高了无(低)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不匹配,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刚兑发生时,投资者拿了无风险收益率走人,但风险并没有化解或消失,依然积累、并暂时掩藏在系统内,只是在不同投资者或投资者与管理人之间发生了转移,影响了公平。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觉得有待商榷,哥脑回路比较简单,在这说点外行的话也不怕贻笑大方了,

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新发产品接盘

(新规原文: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使得资产管理产品的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实现产品保本保收益。),

我觉得如果是公开透明、充分披露的市场行为,不该简单的认定为刚兑搞一刀切,毕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情我愿的。

特别是在不同的产品之间辗转腾挪,有些项目有时候其实主要是个流动性风险(特别是短债长投),控制的资产价值还在,通过续一手盘活资产,以时间换空间,既能为为投资者赚了收益,又能充分缓释化解风险,使风险和收益在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之间自由的转移,要比非得逼着平仓、直接引爆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风险的缓释化解和隐藏积聚,是两个概念,金融交易本就是风险收益转移的过程。当然了,自有资金和其他投资者资金接盘应该是有区别的,如果是确实认可资产价值,按公允价值交易,我倒觉得无可厚非,如果是凡是风险项目就无条件刚兑,确实会涉及到表内表外资产转移、风险积聚及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但如果是管理人确实未能充分尽责,只能硬着头皮接盘,那就是公司治理,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层面的问题了。

还有一个我不太理解的就是,

产品分级的情形下,优先劣后是否非得同赚同赔?劣后级是否一定不能给优先级提供保本保守益的安排?

(新规原文:分级资产管理产品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对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为什么要如此简单粗暴的干涉市场主体之间自愿的合意行为呢?(当然你可以说,那就由投资行为变成借贷融资行为了),通过自身增信(无论是委托财产为限还是额外增信),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没啥大毛病啊,起码罪不至死啊。优先也一块跟着割肉就公平和谐了?优先怎么想且不说,我看这事儿劣后估计是不大愿意,这样最显著的后果就是直接提高其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啊。

无论如何,在这个行业里,愿赌服输是个好品格。我当初在学校,吃喝抽赌,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个人前途已是烂尾,在单身市场亦是*ST,无人问津,而我现在的媳妇在知根知底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自己接盘,以爱为名对我进行了价值投资,至今深度套牢,亦未见其跑到民政部门拉横幅静坐,要求政府为其主持公道,还我青春,赔我爱情啥的。

当然了,前面的是罪恶都是理论上罗织出来的,

我觉得其实刚兑最大的罪恶,最罪大恶极、罪无可恕的地方还是:

那边厢以保护投资者为名义深一刀浅一刀,刀光剑影的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把投资者一个个保护的遍体鳞伤、体无完肤,摇摇欲坠,奄奄一息的,你这边却打着不承诺委托财产不受损失也不承诺保证最低收益的幌子,叫嚣乎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又用心良苦,使出浑身解数偷摸的把投资者的损失自己接盘了,用生命在做着刚兑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把投资者一个个养的脑满肠肥,心宽体胖的,都惯出毛病了,都不知道风险为何物了,这特么成何体统,长此以往,你让友军的脸面往哪搁?

投资者是需要教育的,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还真当自己在投资领域天赋异禀了,破了刚兑,割完肉都特么给我老老实实干活去,别总幻想着非劳动收入,我们的主张永远是按劳分配,去尼玛的刚兑吧。

整天刚兑刚兑的,兑你妹啊,谁特么让你刚兑的? 

不许刚兑!

打破“刚兑”,金融业将走向何方?

从文件、法规的层面来说,“打破刚兑”不是新鲜事,但2018年才是中国金融界“打破刚兑”动真格的一年。

可以说,中国金融业的一个新时代就此拉开。

虽然从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打破刚兑”对金融以及宏观经济是有利的,但日子要一天天的过,各方都清楚,“刚兑”在打破过程将会给金融和宏观经济带来风险。

这决定了,“打破”的过程,必然是痛苦和小心翼翼的过程,时间不会短。因此,与其大力描绘“打破刚兑”之后金融及宏观经济发展的美好图景,不如对特定时期因监管带来的特有风险做充分的提示。

“刚兑”历史悠久 监管不无关系

在我国“刚兑”与资产管理业务密切相关。自2012年以来,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广义的资产管理规模出现了迅速扩张,18万亿元左右扩张到2017年100万亿元左右。这其中,程度不同地部分具备刚性兑付性质的资产管理产品规模占整个资产管理行业规模的相当比例。

为什么将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时,按预期收益率向投资人支付收益的行为叫做“刚兑”呢?根据11月17日央行在网站上挂出来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原因是,“资管业务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服务。”这就将其与银行存款业务做了区分。

事实上,“打破刚兑”这个要求,不是新的政策要求。银监管于2007年3月1日施行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信托公司不得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收益”。

可见,监管层对“刚兑”早已知晓,并有明确的禁止性要求。

然而,“刚兑”以及“刚兑”金融产品还是在近几年发展壮大了。

这与监管部门的一些做法不无关系。

例如在2004年某信托计划失败后,为了维护市场稳定,当时某监管部门就提出该信托产品到期时,信托公司应保证兑付投资者资金。

又如在2016年年底出现的“债灾”,公开报道显示,事发后,既有某监管部门向债市“放水”,又有某监管部门重要领导现场坐镇,安排机构承接。

由于债券市场是大多数资管产品的重要投资目的,因此,债市中的违约事件实际上会对资管产品是一个重要方面。

据报道,截至2016年8月,中国信用债市场有近250亿元的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其中将近七成来自央企和国企。2016年的违约事件涉及民企9家、金额28亿元;涉及央企子公司和地方国企6家,金额却达164.7亿元之多,占违约总金额的66.5%。

然而,正如我们从公开媒体报道中看到的,国内没有任何一个资管产品的实际兑付受到了这些违约事件的影响。

在2018对“刚兑”动真格 金融业最终形成“新时代”

回顾2017年金融监管的几件大事,可以发现,“打破刚性”这件事的准备工作实际上是一步步向前推行着的。

放肆,我特么让你刚兑了吗?

 

也就是说,2017年,是中国“打破刚兑”的思想统一年和制度准备年。

目前,资管新政的征求意见期已过,按照党政机关当下已形成的工作氛围,正式的资管新正很可能在2018年出台。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2018对“刚兑”动真格,金融业走进“新时代”。

这一金融“新时代”的最终概貌是:

1、在金融领域将资金空转的情况被最大化的消除,金融资金脱虚向实、货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有了比现在更坚实的金融条件。

2、金融业结构完成重大结构性调整,资金在各金融细分领域的分布出现重大变化,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出现重大变化。

很明显,这种“新时代”的最终到来,对于金融以及宏观经济有着重大的积极正面意义。

走进金融“新时代”的过程是痛苦的

然而,金融“新时代”的形成过程注定是痛苦和小心翼翼的,时间不会短。

做过到达金融“新时代”的重要途径,金融领域“打破刚兑”和金融“去杠杆”是同一件事。而一个共识是,这需要实体经济、财税体制改革的配合,与控制宏观经济杠杆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宏观经济杠杆率的控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最新的观点是: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以及有政府兜底,是支撑中国过去三四十年来金融体系一直稳定发展的原因。但未来这是很难持续的,因为现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滑,很多资产负债表开始恶化,本来很容易化解的不良投资的问题,如今开始慢慢积累。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和政府无法持续地为市场兜底,会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累积。虽然我不认为短期内会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持续的高杠杆率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一旦经济状况或者流动性出现问题,必定会导致危机的爆发。

黄委员所说的“金融体系一直稳定发展”,其中就包括资管业务一直以来的“刚性兑付”所营造的“稳定”。

19大报告是没有对今后几年的GDP增长提出明确的要求。但24日,新华社援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称,中国2018-2020年只要年均增长6.3%,就能达到相比201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换言之,接下来的3年,平均6.3%的增速,是中国的底线。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3年,必然出现黄委员所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而对于“政府无法持续地为市场兜底”,近几天以来,中财办、央行、财政部关于地方债的表态,已说得很清楚。

因此,接下来,控制宏观经济杠杆率,既是“主动拆弹”,也是“冒险拆弹”,一不小心,就会引爆危机。

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新华社的观点:打破刚兑对于整个金融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场“排雷”行动。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

正版图书,低至六折!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密融书社“

@

放肆,我特么让你刚兑了吗?

放肆,我特么让你刚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