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血压易升高,高血压及冠心病应怎样“合理用药”?
秋季养收,冬季养藏,是中医延续千年、流传古今的养生传统,其贵在使精神情志安定内敛,形体阳气顾护闭藏,从而实现天人相应、阴阳调和。
正所谓“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秋冬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通过合理有效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高血压:避免三个误区
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是小于140/90mmHg,大于等于65岁的老年人降压目标是小于150/90mmHg,如果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至小于140/90mmHg;糖尿病、肾脏病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降压目标为小于140/90mmHg。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秋冬季节气候剧变,血管收缩,使血压更易升高,且波动明显。因此,对于秋冬季节的高血压患者而言,维持血压平稳、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危险是关键。
具体而言,秋冬高血压病的防治有缓急之分。对于血压尚且平稳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进行正规系统的抗高血压治疗,要避免“三个误区”——不愿长期持续服药、无症状则不服药以及不能按病情科学用药。而对于血压明显升高或波动较大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以防止高血压的进展及并发症的出现。
此外,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秋冬养生注重的是精神上神志的安宁收敛、形体上阳气的养护闭藏。高血压患者在秋冬季节更应遵循这一调摄法则,起居上注意保暖,适当体育锻炼;情绪上保持平稳,莫要过急过躁;饮食上,应控制高盐、高热量食物的摄取。
冠心病:要合理用药
在我国,冠心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之一。随着秋冬气温的降低,血管收缩、血黏度增高引发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使冠心病患者频频中招。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是临床对急性心梗救治的普遍认识,可见对于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务必做到及时有效地救治。持续不能缓解的心前区憋闷疼痛、肩背部放射痛,甚至出现冷汗、濒死感等,这些均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红色警报”。
此外,一些较为隐匿的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咽喉部的紧缩感、胃脘部疼痛不适等,作为冠心病患者也应高度警惕。此时,患者首先应及时就医,其次如条件允许可口服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等急救药物缓解症状。
《金匮要略》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作是因机体自身阳气不足,致外邪、痰浊、瘀血等乘虚而入,闭阻心脉而发。因此,冠心病患者在秋冬季的防护首先应维护机体自身心功能的正常发挥,需做到遵循医嘱、合理服用药物治疗,常见用药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
在此基础上,生活起居调养势在必行,其以顾护阳气、阻止外邪内侵为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起床过早,穿着、居住要温暖相宜;气候剧变、气压低时,应格外注意保暖;患者洗澡时应特别注意,不可在饱餐或饥饿时沐浴,水温适当,时间不宜过长,老年患者最好在他人帮助下洗澡。
心律失常:戒除吸烟等危险因素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等。诱因和原发疾病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关键所在,而秋冬季节寒冷气候亦是不容忽视的诱因之一。
根据患者原发疾病的不同,心律失常的防治亦有所侧重。对于功能性患者主要在于去除诱因和心理治疗,通过日常生活调摄,努力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培养乐观情绪,劳逸结合,戒除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如酗酒、吸烟以及喝浓茶咖啡等。
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则以治疗原发病为先,对于心律失常比较严重、症状明显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此外,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中药口服治疗、穴位敷贴等特色中医疗法对心律失常的防治有着一定优势,其在减少西药副作用的同时,对症状缓解有较显著的疗效。
- 冬天别吃这三道菜,高血压一吃血压就有升高的危险
- 高血压患者最好少碰的食物,吃了分分钟飙升血压,但很多人做不到
- 高血压的罪魁祸首是“它”不是酒,再不注意的话,血压迟早失控!
- 王子文秋冬封面大片 眼神杀演绎个性魅力
- 原来高血压的“祸根”不是盐而是它,误吃一口如同服毒,堪比砒霜
- 高血压的人最好不要吃这“3道菜”,吃多准出事!血压狂飙
- 蜂蜜配四物,吃8天,血管不堵,高血压、高血脂、血栓全躲着走!
- 高血压到底能不能吃花生?总算有人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
- 六个最常见的高血压骗局,伤钱更伤身,千万别上当!
- 细数9种食物是“藏盐”大户,告诉你,高血压怎么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