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用跨界思维,看清这个丰茂的世界 | 混沌年度人物

我要用跨界思维,看清这个丰茂的世界 | 混沌年度人物
产品侠  王卫星  混沌年度人物

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一种高级“享受”,可在产品侠王卫星,这个曾在2016年创下92堂现场大课“追课”记录的超级学霸看来,学习却是一件“反人性”的事。

 

这包括:听李善友教授《第一性原理》的课不下10遍,为完整听课喝下10杯咖啡,为“追课”在机场过夜……

 

也正因此,王卫星成为混沌大学8万同学中第一位获得“混沌大学创新举人学位”的人。

 

那么,两年来,他是怎么做到的?有哪些快乐和收获?又是怎样抵抗外界的“嘲弄”,与自己“死磕”?我们采访了他,透过以下问答,你可以了解到在混沌学习背后的真实故事。

 

真正的学习有时候甚至是痛苦的,爱因斯坦说过,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你我共勉。

文 / 混沌大学北京分社

 

Q:你是什么时候加入混沌的,入学之后你怎么学习?

A:我是在2015年12月15日入学,那天是混沌研习社成立的第一天。当时的课程形式是每月2-3次线下课,每次课2-3天,城市不固定。我基本上是每课必到。粗略的统计了一下,2016年天南地北的跟着混沌,完成了全年104堂线下大课中的92堂。

 

Q:当时每堂课的地点都不一样,周一到周五还得工作,你是怎么做到的?

A:答案就是优先级的排序。这件事情对我的价值权重高于周末的休息、聚会,这样的话排出时间就不难。我会飞周五晚的航班,不耽误第二天上课,回程选择周一早上返京,不至于前一天为了赶航班早退。但其实,有时也没有说的这么顺利,大家知道飞机延误个2-3小时是常事,在机场过夜的事情也有过几次,就这样坚持了一年。

 

我记得特别清楚,去年去深圳追混沌师姐曹菲、In黑羽、脉脉林凡和丁千老师的课,预订了8月26日(周五)晚上8点多的飞机,结果那天晚上深圳雷暴天气,飞机延误了6个多小时,到深圳已经是周六早上6点多,就赶紧打车直接赶去上课。

 

那天课程我喝了10杯咖啡。

 

Q:是什么支撑着你这么不计成本的追课?

A:渴望成长,渴望跟高手在一起。混沌有非常浓的学习氛围,聚集了大量的高手,无论是讲课的老师还是一起听课的同学,可以说是藏龙卧虎。

 

比如李善友教授,听他的《第一性原理》我听了不下10遍,在班长成长营还非常幸运的有一次闭门课。他的非连续性思维模型帮助我梳理和重构了自己的系统架构和思维方式,然后我找到了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反脆弱性。

 

除了老师,一起追课的同学也给我很多能量。追课的人真的很多,小文、吕胖、俊哥、陶帅……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有反馈,如果追课的只有我一个,我肯定坚持不下来,正是因为有一群热爱学习渴望成长的人,我才能走这么远。

 

尤其是吕胖(混沌大学广州分社秘书长),家在北京,一开始我们是一起学习的同窗。后来混沌做分社,他离开北京带着家人去广州与宗毅师兄一起创业,运营混沌大学广州分社。

 

混沌的老师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混沌的同学给我传递前行的力量,很多人误解了我们对混沌的狂热,我不想解释,我认为只有经历了,才能懂得。

 

Q:这样的经历值得吗?或者说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A: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意义,但坚持一年下来,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原来是一个普通的理工男,从事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研发、产品和管理工作,喜欢运动,偶尔读书,很少刻意学习。

追课的经历,让我养成了每周主动听课学习的习惯,现在我已经不到各个城市去了,但我每周依然保持着学习的习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首晟教授2016年4月9日的课。让我第一次接触到第一性原理,让我了解了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在物理学和创业中的应用,开启了我寻找思考自己第一性原理的大门。在持续迭代并且打磨中,我找到了自己的第一性原理——用跨界思维,看清这个丰茂的世界。

张首晟教授说:“危机来源于知识体系的分散和短视。”我非常认同,听得课越多,发现真正的高手都是如此,大量的阅读,跨学科的阅读。受他们的影响,我开始每天阅读2小时,这个习惯现在已经坚持1年多了。

 

Q:为什么今年不到各个城市追课了?

A:今年也追课,但形式随着混沌大学的课程设计进行了调整,最初混沌并没有线上,只有线下,不去到现场意味着错过好课程。现在混沌所有课程都同步上线,可以不限时间地点随时听。

 

Q: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体验有什么不一样吗?

A:很不一样,各有利弊。虽然我现在到线下的时间少于以前,但我仍然认为线下学习效果更好,有仪式感、场景感,可以让自己更专注,参与度也更高。

但其实线上学习让学习效率更高,时间地点更加灵活自由,学习成本更低,也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听到这么好的课。

另外,从时间管理角度分析,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去追课更高效。

 

Q:你是第一位获得混沌大学创新举人学位的,很多同学称你为学霸,你平时是如何学习的呢?

A:我身上的标签很多,产品经理、工程师、私募从业者、斜杠青年、运动员、篮球教练、学霸……刚开始其实没有什么具体的学习方法,我是在学习中找到学习方法,现在回过头总结,简单说就是“跨界学习”。具体说是5M学习模型:多听课,多提问,多练习,多读书,多践行。

我要用跨界思维,看清这个丰茂的世界 | 混沌年度人物

产品侠出品:5M学习模型



关于“多提问”这一点,我体会很深。

 

刚开始只听课,听完后发现当时很兴奋,时间一长就会忘记。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思考。于是,我开始要求自己,每次上课必须得提问。提问一开始也不知道问什么,但在练习过程中,渐渐的能提出一些好问题。

 

印象中听keep创始人王宁的课那次,现场举手提问的同学非常多,主持人不知道把话筒递给谁,我占着自己离主持人近,直接把话筒给“抢”过来提问。

 

今年9月底南京成长营的时候,我特意去了科举博物馆寻访古人考取进士的经历,古代考生需要在考场进行9天6夜的考试,这点对我触动很大。虽然我已经修满第一阶段的学分,成为混沌大学第一位获得创新举人学位的同学,但修行还在继续。

 

Q:15年至今,混沌其实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新增了分社,比如增加了刻意练习,这些变化你有什么切身的体会吗?

 

A:分社有丰富的、多元化线下活动,可以满足我不同的需求。比如这几个月想刻意练习写作,就可以加入写作社群;下个月想练习演讲,有演讲社群;我特别喜欢运动,每个月都会组织大家一起运动、打比赛等,有跑团、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感觉在混北,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关于刻意练习,挺让我惊喜的,原来我都是自己输出,很少有反馈。现在我几乎每堂课都会完成刻意练习,会把听课的收获进行梳理,思考输出一份作业,通过同学互评我会得到一个分数,同时我也能阅读其他优秀作业。这个过程,让我及时获得反馈,反馈后调整,继续学习,就像玩游戏打怪升级一样。

 

Q:非常感谢你,最后,可以跟新同学说几句吗?

 

A:学习会让人变得强大,而个体的强大会带动群体。混沌聚集了一群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我希望你和我一样,在这里修行自己,影响他人。

 

送一首小诗给大家:

我自浮萍水中载,

在水一方应觉乖。

混执忠热击不败,

沌入江湖未隐埋。

修堂挂彩掩不住,

行者终迹迎福来。

我要用跨界思维,看清这个丰茂的世界 | 混沌年度人物

2017年混沌年度人物

由混沌大学分社举荐,以“创新性、成长性、影响力”为参考指标,寻找到最有代表性的混沌大学同学,展示他们的成长、收获。

 

混沌大学将在12月5日的年度思维大课上,为获得2017“混沌年度人物”称号的同学颁奖,感谢他们对混沌的认可与支持。

北京分社推荐语

王卫星是混沌大学8万同学中第一位获得“混沌大学创新举人学位”的人。每课必学,每课必问,每课必练,他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带动了很多混沌的同学一起深度学习、深度思考。

作为班长和混沌北京篮球俱乐部的负责人,王卫星“影响因子”爆棚,让更多人在学习中找到了同类和快乐,与混沌大学北京分社共同成长。

王卫星自评

采用人工智能系统,各部分零件齐全,运转稳定,经过三十几年的运行,质量可靠,性能良好,款式多变,还有着极佳的自动系统更新能力。从事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研发、产品和管理10多年,目前是自由职业。

我要用跨界思维,看清这个丰茂的世界 | 混沌年度人物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即可加入混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