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伤情判断
1、烧伤面积估算 ①中国九分法
②手掌法:病人并指掌面面积约占体表面积1%2、烧伤深度判定
3、烧伤严重程度分度
轻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的Ⅱ度烧伤。中度烧伤:总面积在10%-29%之间的Ⅱ度烧伤,或Ⅲ度烧伤面积不足10%。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在30%-49%,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19%之间;或烧伤面积不足30%,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②较重的复合伤;③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特重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20%以上。4、吸入性烧伤:原因:多见于封闭的火灾现场诊断标准:
口鼻周围深度烧伤;鼻毛烧焦,口唇肿胀,咽部红肿有水疱;刺激性咳、痰中有碳;声嘶、吞咽困难/疼痛;呼吸困难和哮鸣;纤维支气管镜发现气道黏膜充血、水肿等,是诊断吸入性损伤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2
临床分期
3
治疗1、转运、急救、初期处理
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及时冷疗;一般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特别是四肢烧伤。创面使用干净敷料保护。维持呼吸道通畅,转移至通风处。烧伤面积大,就近处理,及时补液抗休克,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维持呼吸道通畅。轻度烧伤者,主要处理创面。中重度烧伤者,监测生命体征、尿量,评估病情,补液,抗感染、注射破伤风、必要时尽早焦痂切开减张术。2、烧伤创面的处理
3、烧伤休克补液治疗
第一个24小时,总量的一半应于伤后8小时内输入。4、全身性感染的处理原则
积极防治休克:减轻休克程度和缩短休克过程,是维护抗病能力的重要前提。及时消除和杜绝感染源:创面是最重要的感染源,尽早切痂并将其全覆;积极防治休克、减轻肠道损害,防治肠源性感染。全身使用抗生素:一般烧伤创面为多种细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早期可联合用药,后期很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5、常见内脏并发症的防治
1概论
病因 2. 诊断
3. 治疗
手术、放射线、化疗、中医药及生物治疗等各种疗法。根据肿瘤性质、发展程度和全身状态而选择。.首次治疗是关键。重视个体化综合治疗化学疗法:1) 单独应用化疗治愈2) 可获得长期缓解3) 化疗药物只能杀灭一定百分比的肿瘤细胞4) 敏感度:高度敏感:低分化肿瘤。中度敏感:鳞状上皮癌及一部分未分化癌。低度敏感:胃肠道腺癌、软组织及骨肉瘤等。 4.预防一级预防:通过改善生活习惯。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改善生存质量,对症治疗,三阶梯镇痛。
2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
皮肤乳头状瘤易恶变。乳头状疣:非真性肿瘤,乳头状。老年色素疣:非真性肿瘤,增大可恶变皮肤基底细胞癌源于基底细胞,伴色素增多。好发于头面部;质地硬。发展慢,浸润。放疗敏感。鳞状细胞癌常继发于慢性溃疡/窦道开口。早期外观呈溃疡状;后菜花状;易浸润及淋巴转移。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黑痣皮内痣:癌细胞位于真皮层,少见恶变。交界痣:痣细胞位于基底细胞层;扁平;易恶变。混合痣:皮内痣与交界痣同时存在。当黑痣色素加深/变大/搔痒/疼痛时,恶变可能,应及时切除+病理学检查。黑色素瘤自黑色素细胞;高度恶性。局部扩大切除术 + 4~6周后区域淋巴结清扫。免疫治疗.脂肪瘤为脂肪样瘤状物。呈分叶状,质软;好发于四肢躯干皮下。深部者易恶变,应及时切除。纤维瘤及纤维瘤样病变纤维黄色瘤:位于真皮层及皮下。隆突性皮纤维肉瘤:源于真皮层,低恶,具假包膜。带状纤维瘤:位于腹壁,非真性肿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四肢神经干分布;分为中央型和边缘型。神经纤维瘤:为多发性。伴有智力低下,或原因不明头痛/头晕,家族聚集。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多见于婴儿。边界分明,压之可稍退色,释手后恢复红色。海绵状血管瘤:由小静脉和脂肪构成。见于皮下、肌肉、内脏。治疗:血管瘤切除术。蔓状血管瘤:由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大多数为静脉。可听到血管杂音;争取手术切除。囊性肿瘤及囊肿皮样囊肿:为囊性畸胎瘤。皮脂囊肿:非真性肿瘤,内含豆腐渣样油脂。表皮样囊肿:表皮基底细胞层进入皮下生长。常见于皮肤摩擦部位。1一、概述
1.按移植物性质:
细胞移植:骨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胰岛细胞移植组织移植:角膜移植、皮肤移植、肌腱移植、骨移植器官移植:肾脏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小肠移植2.按供体、受体种系和基因关系
同系移植(同基因移植):种系和基因都相同,同卵双胞胎间移植,不排斥同种异体移植:最常见,种系相同,基因不同,排斥异种移植:不同种系,强烈排斥3.根据移植物植入部位
原位移植:即移植物植入到原来的解剖部位,如原位心脏移植、原位肝移植。异位移植:即移植物植入到另一个解剖位置,一般不必切除受者原来器官,如肾移植、胰腺移植.
2
二、移植免疫
移植免疫:免疫排斥反应的本质是针对供者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免疫排斥反应是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 免疫应答基础天然免疫应答:先天遗传生成,属非特异性获得性免疫应答:后天发展形成,特异性免疫应答通常具有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激活分化阶段;③效应阶段。移植抗原和移植免疫应答移植抗原(引起免疫应答的供者移植物抗原);MHC,又称HLA;其可分为I、Ⅱ、Ⅲ三大类;MHC具有广泛多态性;供受体之间MHC差异是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ABO血型抗原、组织特异性抗原等。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异种移植,移植术后24h内;血型不合或事先存在抗供体抗体。急性排斥反应:最常见;术后第5~15天;细胞介导免疫反应。慢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之后,术后几周~数年后;移植物被逐渐破坏而失去功能。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排斥反应的首选。增殖抑制药物(维持治疗):抑制DNA合成。钙调磷酸酶素抑制(维持治疗)mTOR抑制剂:使细胞周期停止在G1和S期。抗淋巴细胞制剂(用于免疫诱导)淋巴细胞隔离抑制剂:抑制外周淋巴细胞外流。
3
三、移植器官获得
供体禁忌症:全身感染伴血培养阳性者;HIV感染者;恶性肿瘤者(脑恶性肿瘤除外)。移植前配型ABO血型-满足血型相同或输血原则;肝脏除外。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移植必须检查项目受体多次输血、多次妊娠、接受过同种异体移植,可能血清中存在抗淋巴细胞抗体,导致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HLA配型:主要位点3个,Ⅰ类抗原HLA-A、B;Ⅱ类HLA-DR。热缺血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0分钟。冷缺血时间:从供体器官、冷灌注到移植后血供开放所间隔的时间。器官保存:0-4℃。保存液:UW液。灌注液:Hartmann液。保存时限:肝脏(12-15小时)、心脏(5小时)、肾脏(40-50小时)。
4
四、器官移植
一、肾移植1.现状:肾移植术后大多数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2.适应症:绝大多数进行慢性透析/准备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人。4.术式:肾异位移植在受者的腹膜外髂窝,供肾的肾动脉与受者的髂内动脉作端-端吻合,肾静脉与受者的髂外静脉作端侧吻合。供肾的输尿管与受者的膀胱吻合。二、肝移植1.肝移植适应证:进行性、不可逆和致死性终末肝病;生存期低于1年的肝良性和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2.恶性肿瘤移植受体标准(米兰标准):单个肿瘤直径不超过5cm或较多发的肿瘤少于3个并且最大直径不超过3cm,没有大血管侵犯现象,也没有淋巴结或肝外转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