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吃出来的?转给亲人远离糖尿病的怀习惯!

糖尿病跟饮食有很大的关系。胰岛素是人体内胰脏分泌的唯一的降血糖激素。吃得不合适,胰岛素分泌不正常,血糖就会升高。糖尿病就这样被“吃”出来了。

一、摄入热量过高

现代人摄入的热量普遍比较高,比如说大众都比较喜欢的食品,巧克力、汉堡、比萨、排骨、碳酸饮料、啤酒、炸鸡等。长期大量吃这些东西,运动量又不足的话,就会渐渐在体内囤积脂肪,成为糖尿病的诱因。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转给亲人远离糖尿病的怀习惯!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二、饮食结构不合理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最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禽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钙、铁、维生素 A 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而且与膳食营养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上升。

1、油脂消费过多

中国人炒菜放油比较多,而油的热量非常高。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植物油的摄入量是25克,而目前城乡居民的平均摄入量远远高于这个数值。中国人还爱吃猪肉,而猪肉中的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远远高于禽肉。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转给亲人远离糖尿病的怀习惯!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2、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米面加工越来越精,导致人们对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 B1、维生素B2 等营养素的摄入不足。不少女孩子为了减肥,主食吃得比较少,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

3、奶类、蛋类制品摄入不足(导致缺钙)

我国居民奶类、蛋类制品摄入量不足,其结果是城乡居民钙摄入量过低。补钙的方式有很多,豆制品、种子类、坚果类等等,均可有效补钙。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转给亲人远离糖尿病的怀习惯!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三、不规律的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合理,吃得规律才行。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该吃的时候不想吃,或没有时间吃,不该吃的时候暴饮暴食,这样就容易诱发肥胖、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

1、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对身体危害比较大,易患消化道疾病,降低大脑功能,易患胆结石,容易便秘,加快衰老,影响寿命等。

2、边吃饭边工作如果边吃饭边工作,大脑和胃就会争夺血液,不但大脑会供血不足,消化功能也会减弱。

3、晚餐吃得太晚、太丰盛晚餐吃得太丰盛,多余热量就会合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会使人发胖。长期晚餐吃得太丰盛,且餐后不运动直接休息,可能诱发肠癌,更是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诱因。

4、吃饭无酒不欢

长期喝酒,全身器官都跟着遭殃:从肝脏、肠胃、胰腺,到大脑、心脏、骨骼、眼睛等,无一能幸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对此,“酒,越少越好”。

5、吃饭狼吞虎咽

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吃饭的速度也提高了,狼吞虎咽的。很多人吃饭就嚼两三下,一顿饭十分钟就吃完了。这样不仅会损害食道,还会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紊乱,引起便秘、肥胖等。而高血糖的人吃饭太快会加重病情。

6、过量吃甜食

吃甜食虽然不能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长期大量吃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人体内环境失调,减弱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久而久之,可能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转给亲人远离糖尿病的怀习惯!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中国糖尿病大爆发的前夜

紧跟着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脚步声,糖尿病不甘落后地站在人的肩膀上,与我们一起走来,成为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也是最甜蜜的疾病。

1、现代文明病?

其实,糖尿病有着一个极其好听的别名,叫做现代文明病。就是说,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这个病的患病率会同步提高。

比如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据科学家最近公开发表的数据,2015年中国已经有糖尿病患者1.14亿多人,另外还有4.9亿多人站在糖尿病的边缘。如果放任不管,这4.9亿多人中在6、7年后,会有一半以上的人成为糖尿病患者。

那么,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呢?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是居高不下。要知道,这个词就是从这些先发国家来的。始作俑者呀!

2、生活方式病!

后来,科学家把这类疾病规范了一下,叫做生活方式疾病。解释说,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这类疾病的迅速增加。

那么,哪些生活方式的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增加我们患糖尿病的风险?

从大处说,很简单,就是饮食和体力活动的变化。

饮食上追求精致与口感,即高糖、高脂肪、高蛋白为标志的食物,不仅是高热量,而且是高热量密度(能量密度)。

什么叫做高热量密度?就是肚子还没有感觉,热量早就超了几倍的食物。翻译成比较符合科学的语言,热量密度是指单位重量的食物所含的热量。同样100克的食物,热量高则热量密度高。显然,热量密度越低,占地方就越多,就越容易吃饱肚子,热量也越不容易超。

体力活动,包括干活、锻炼、走路……

现在,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出门就开车、步行越来越少,一层楼也要乘电梯、爬楼梯越来越少,家里卫生也请小时工、干活越来越少,办卡锻炼身体、真去的却很少,……

成都话说,就是太安逸了。吃得巴适,走路有车,不用干活路,连书都不用看,网上一搜就来了。嘿嘿,安逸呀。

有一句话怎么说着呢?死于安乐,是吧?其实,人确实是会死于安逸的。这不,糖尿病来敲门了吧?可惜,糖尿病的能量利用率很差很差,力气太小,敲门的声音太微弱,很多人没听见。

3、食物的质量

以前我说过,食物给我们提供的营养有八大类,分四大类别。

现在的食物,花样众多,营养却难以满足人体的需求。主要表现为:能量过多,维生素、矿物质可能不足,膳食纤维严重缺乏,植物化学成分完全不同于传统。即使水分,也是如此:液体不少,水分缺乏。

造成现在食物的这种不同,一是种植的变迁,包括土、肥、水、种、保(植保,农药)、管(田间管理),大棚、反季节;二是过度加工。

另外,还有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指农药和化肥的残留。添加导致的问题更大,无法说更多的了。

…………

问题多多,一言难尽。不宜再多说了,否则就回不到糖尿病这个主题上来了。

4、饮食、体力活动与糖尿病

人体健康,实际上是平衡的维护;所谓康复,是平衡的重建。与饮食有关的平衡,至少下面三个是很关键的。

第一,能量平衡

第二,营养素平衡

第三,肠道菌群平衡

其中,能量平衡还与体力活动有关。饮食获得的能量,除了人体自身代谢所消耗的能量之外,多余部分如果不通过体力活动、脑力活动等方式消耗掉,就会变成脂肪,或存积在大网膜及内脏上,或存积在皮下如上臂大腿和屁股上。前者达到一定程度就叫做内脏性肥胖,可以逐渐使得你的腰围如水桶、裤腰如麻袋;后者则好多了,老年人拥有较多的皮下脂肪,还可能更加长寿。

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

5、2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

内脏性肥胖,一般叫做腹型肥胖,更易导致脂肪代谢问题,产生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β细胞代偿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保持血糖的平稳(糖耐量正常);胰岛素抵抗继续存在,胰岛素分泌剂量加大会更加肥胖,而肥胖会加剧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开始不能够通过代偿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血糖耐量开始异常,然后空腹血糖异常,胰岛β细胞失代偿,终于逐渐进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与饮食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科学计算给出适当的饮食干预方案,可以将患者调整到正常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