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折腾”,玩跨界,不爱哲学的地理老师不是新锐教师

爱“折腾”,玩跨界,不爱哲学的地理老师不是新锐教师

瘦高的身材衣着随性,清秀的面庞上架着黑框眼镜,一小撮山羊胡略显个性??作为80 后青年教师,李冬昕很受学生喜爱。

2008 年师范毕业后,他来到刚进入上升期的北虹初级中学任教地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李冬昕也快速成长。而立之年,他就担负起了学校科研室主任的职责。2013 年,他获得上海市青年教师课题评比一等奖;2011 年、2015 年,两次获得全国地理教学专委会综合学术年会地理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特等奖;2016 年、2017 年,分别参加上海市初中地理学业考命题工作和高中地理等级考命题工作。

李冬昕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他爱“折腾”,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比如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参与编写跨学科的《大人文读本》、创建个人微信公众号“教育昕发现”。这既是他开放的教育态度使然,也是他酷爱哲学思考的显现。

李冬昕标新,但不立异,因为他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学生。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17年10B刊,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

文丨陈之腾  图丨薛婷彦

李冬昕:

标新不立异的新锐教师

爱“折腾”,玩跨界,不爱哲学的地理老师不是新锐教师

融合、跨界、尝鲜,开放是他的教育态度

“思维活跃”“执行力强”这两个词是李冬昕对自己的评价。他在上好地理课的同时,又不安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放是他的教育态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想尽可能做一些别的老师还没有尝试的东西,比如与技术深度融合,跨界探索历史人文,尝鲜自媒体。

在他的种种尝试里,学科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无疑是他投入最多、成就感最强的。

2010 年,入职刚两年的李冬昕接触到了虹口区“电子书包”项目,一下子就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北虹初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他从模仿开始,依样画葫芦向同事学着做PPT、在软件上画地图。在多次向同行“取经”的过程中他发现,不少教师就信息技术谈信息技术:“有些地理老师精心设计的电子书包课只有一两节,多数地理课还是用单一技术进行简单套用。但我觉得应该是学科与技术融合,设计时应该从课程总体出发,思考让不同类型的学科知识找到合适的教学技术手段。”

于是,李冬昕开始琢磨,如何让地理学科与技术真正做到深度融合。

融合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教材进行梳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结合课程标准与教材,李冬昕和同事一起对整个初中地理课程从基本概念和规律、基本教学方法、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学习地理时常见困难等等进行了罗列。结合初中四册地理教材中的34 章109 节的内容,他们罗列与梳理了290 个知识点、10 种基本学习方法、46 个地理基本概念、17 种地理基本规律、3 大学科育人价值。

在梳理与罗列的过程中,他并没有直接往信息技术上套,而是从地理学科的学科属性对所梳理的内容进行了归类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技术的合理使用。由此,他们初步建构了囊括初中地理课程所有课型的三种教学样式。“学生从生活经验到二维地图再到三维空间的用图识图能力的发展,可以通过地图软件与实践活动来实现,这能够有效培养他们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很多超越学生经验的自然规律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让他们形象地感知、理解;建构国家学习的基本框架则需要在主题探究学习活动中融入地图软件、网络搜索等更多元的技术,并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技术工具自主学习的能力。”

李冬昕还介绍,在他的教学“法宝”库里已经积累了数十种软件,既有最常见的office 软件,也有比较冷门的ArcGis 软件(这一技术拥有地图制作、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空间信息整合等功能,把不同的地理信息整合,在课堂上让学生脑海里不同的地理知识产生新的联系)。对技术的研究李冬昕也非常“钻”,他甚至在office 软件中挖掘出了绘图的功能,并运用在日常备课、教研活动上。

李冬昕不仅让地理和信息技术融合,还谋求与历史学科的跨界。李冬昕发现,地理、历史知识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通过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的结合完全可以为人文素养培养提供新的视角。于是,李冬昕在图书馆、网络上查阅了许多历史资料,并和学校里的历史教师坐到了一起挖掘地理坐标背后的历史故事、人文内涵。李冬昕和同事们的这次跨界探索的成果,是编成了4 册《大人文读本》校本教材。2013 年,北虹初的“大人文课程”作为拓展课在六、七年级正式推出,大大拓宽了学生的人文视野。

李冬昕是个喜欢思考的人,也喜欢把自己的思考和更多人交流分享,所以他像很多大咖一样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李冬昕也成为了自媒体大军中的一员。2014 年4 月7 日,李冬昕在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教育昕发现”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思考“课堂里需不需要拍手”,思辨性地提出:滥用掌声可能让部分得不到鼓励的学生渐渐疏远课堂。他愿意将自己的所思所写撰写成文与许多素未谋面的网友分享,进行一场场零距离的对话。他们议论课堂上的种种现象是否合理,猜测慕课翻转大学课堂的魅力有多大,探讨康德哲学中的道德教育,分析人文脱离科学的可能。

时任北虹初校长的吴佩芸曾评价李冬昕这批80后青年男教师时说,他们一旦在事业道路上踩下油门,就不会去碰刹车。李冬昕确实没有辜负吴佩芸的期待,更对得起自己静水深流的努力。李冬昕不仅课上得越来越好,他的专业研究能力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2016 年9 月,他独立设计开发上海市“十三五”教师培训共享课程。这套名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地理学科的资源运用与教学设计”的培训课程共累计培训全市教师200 余人,李冬昕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可。

爱“折腾”,玩跨界,不爱哲学的地理老师不是新锐教师

痴迷哲学,思考是他的人生态度

在信息技术进课堂的初期,在信息技术包装下一堂堂精彩纷呈好看又好玩的课不止吸引了学生,也让不少初窥技术门径的教师交口称赞。但李冬昕却通过哲学的视角从中看到了技术的异化:“人们都追求日新月异的技术,这其实暗含着人们对目标、效率、程式化的追求。但人们关心生活的外部状态,往往忽视本体的东西造成自我的迷失。这个道理迁移到教育领域中,就是人们对技术的热衷,忽视了技术所依附的学科本身。”所以,李冬昕坚持从学科的角度来研究技术,而不是以技术来研究学科。这也是他为什么愿意花大力气去整合学科与技术的缘由。

哲学问题是一切学问的终极追问。哲学研究,不仅给李冬昕整合学科与技术指明了方向,也给了他统整碎片化信息、构建知识体系、优化日常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让标新更有底气。

回忆起当初入了哲学“坑”的原因,李冬昕归功于他的导师柳栋。入职之初,李冬昕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找了许多书看,汲取了许多碎片化的知识。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柳栋却建议他,看专业书之余,不妨多翻翻哲学书。

这番指点,给李冬昕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为了研究哲学,李冬昕千方百计地挤出时间来自学。他每天很早到校,为的就是多一点看书自学的时间。他尤其喜欢周末,因为自我学习的时间不会间断。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到周国平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再到吴国盛的《科学的历程》,古今中外的哲学书他一本接一本啃了起来,乐此不疲。

李冬昕还花了一年的时间在网上自学了武汉大学赵林、邓晓芒的“西方哲学史”课程。这一学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还让李冬昕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今人们碎片化的学习渠道、学习内容越来越多,可是碎片化的学习并不能构建我们自己的知识结构,相反会加重我们的信息负担。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这些碎片化知识与自我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经过哲学的洗礼,李冬昕把自己脑海里“翻修”的知识库比作一棵树,他感兴趣的教育、军事、体育等等是这棵树上的枝叶,而哲学就是这棵知识树的树根。“哲学是最根本的东西,任何东西都可以纳入其中,形成自己的东西。”李冬昕感悟到。

李冬昕的日常教学活动都与哲学相联系。他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经常联系到康德的“道德三阶段”,不只要求学生外在行为的合道德,更要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道德实践的意义。“初中学生更多是处于第二阶段的学习者(理性能力已经成熟,但却是对认知道德与了解德行意义的初学者),教师过多地运用理性去进行教育或者运用强制的纪律来要求,都是不合理的。我们应当要循循善诱,努力使学习者了解道德行为背后的含义,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担任学校科研室主任后,李冬昕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丰富教师专业世界的引领者。“既然要做推动者、引领者,那我在这些年就得不断要求自己学习新的东西,更多地开始关注课程建设、教学变革、特色发展、教师培训、多元评价等等内容。”

他坦言,正因为有了一定的哲学理论基础,才能够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开始进行整体思考,更多地关注到学校发展中可能面对的各种机遇以及需要解决的个别问题。

随着日积月累下知识体系越来越完善,李冬昕相信这棵“知识”之树在哲学力量的承载下必将枝繁叶茂,终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爱“折腾”,玩跨界,不爱哲学的地理老师不是新锐教师

李冬昕每看一本书,都会把他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喜爱学生,坚守是他的教育承诺

为什么要当老师?因为学生。

2008 年李冬昕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拿着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的他没有像同学那样进入高中任教,而是选择了初中。“很多人和我说,高中地理至少还参加高考,会更重要一些。但是,我想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初中阶段更重要。”李冬昕在书上看到一句话“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他相信在初中教地理同样能在讲台上“闪闪发光”。

尽管正式踏上教师岗位以后,校园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工作也并不轻松,但李冬昕在讲台上找到了他作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无论环境如何,教师都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心态去影响几个孩子。这份职业认同感也成为他为什么愿意走上讲台的真正答案。

做班主任的时候,李冬昕班上有个叫小郝的孩子。他课下不做作业,课上也不认真听讲。特殊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李冬昕了解到,小郝的父亲已经成为烈士,母亲也弃他而去。如今小郝在三个阿姨家轮流住,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这些亲戚更多的是关心他是否吃得饱穿得暖,很少过问他的学习情况。“每次我想联系小郝的家长,我都不知道找谁。”李冬昕坦言,学生的家庭问题一度让他非常苦恼。但学生工作再苦再难,李冬昕总能坚持做下去。李冬昕去小郝家做过2 次家访,每个地方路途都不算近,往返得有一两节课的时间。此外,李冬昕还关心小郝的学习生活,鼓励他在自己擅长的学科上多多表现自己。他作为教师的担当和坚持,都被小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一天上完课,李冬昕回到办公室,突然看见桌子上有张字条,打开仔细看了看,然后把字条小心地收到口袋里。李冬昕说,每次遇到关于学生的问题而烦心的时候,都会拿出办公桌玻璃下压着的这张字条。因为这张字条告诉我,教育也许不能够立刻见效,但是,它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这张字条写着:“李老师,我知道您为了我付出许多,为我操劳心烦。我会变好的,相信我,同样为了您的健康,还是不要抽烟了。一个关心您的学生。”

“能影响到孩子的,就是好老师。”谈起小郝后续的成长,李冬昕印象很深。有一年全校进行环境知识竞赛,以前从不参加课外活动的小郝主动报名,并拿到了一等奖。中考时小郝语文、英语学科发挥出色,进入了一所中专就读,至今他都和李冬昕保持着联系。

回想起自己的教师发展之路,李冬昕想要感谢的不只是一个个可爱的学生,还有他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在摸索学科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李冬昕常常在课前和同事们坐在一起头脑风暴。在准备一堂“商业中心的形成”的课时,他列出了商业中心三要素:交通发达、人口密集、地形平坦。有教师提出,如果只是给学生列提纲,“商业中心”概念会不会还是太抽象了?这时又有教师说,如果直接上地图会不会直观一些呢?经过团队一番细致讨论,方案就成型了——用交通枢纽图、人口密度图和地形图在电脑上通过技术进行叠加,3 图重合部分让学生们一目了然,形成对商业中心成因的理解。

同样令他感动的还有学校对他发展的全力支持。李冬昕记得,自己入职的时候学校翻牌成立不久,并没有专职地理教师带教他。他因为一堂课结识了区地理教研员孙民基,提出了拜师的请求。吴佩芸听闻此事,两天后就将一纸聘书送到孙民基手上,由此,让孙李两人师徒结对。在学校支持下,李冬昕还加入了上海市地理学科德育实训基地,认识了更多导师和市级优秀同行。如今,李冬昕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带教新教师,把自己的成长所得分享给更多青年教师。

* 小编个人微信号:2432274540,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折腾”,玩跨界,不爱哲学的地理老师不是新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