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海归”为时尚早

曾几何时,海外留学不仅是人人羡慕的经历,更是就业市场的一块重量级敲门砖。然而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海归在求职市场不再拥有绝对优势。与此同时,“留学热”却仍在持续,甚至从中高收入家庭向中低收入家庭蔓延。一边是动辄上百万的高昂成本,一边是留学回国之后的尴尬处境,出国留学到底值不值?

此前多年,海归在人力资源市场堪称“稀有物种”,其强有力的表现之一,就是颇具诱惑力的起薪。根据《2013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具有5年及以下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归国后的平均年收入为16.50万元;而具有5年以上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归国后的平均年收入为26.71万元。彼时,全国平均工资仅为4.56万元/年。两相对比之下,海归显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然而,近几年不断见诸报道的“海归就业难”“海归收入比不上大专生”等新闻,又将海归拉下“神坛”,让公众错愕不已。随之而来的,是对海归群体的审慎与怀疑,乃至对国外教育的反思与漠视。在不断演进的群体性思维中,这种个性案例迅速上升为集体标签,助推公众渐渐汇聚成如此“共识”:海归、国外教育也不过如此。

这样的论调并非凭空而来。现今求职市场中,海归与国内大学生的薪酬待遇相比,已不再具有压倒性优势。根据智联招聘《2017年春季求职期平均薪酬城市排行榜》,2017春季全国37个主要城市,平均招聘薪酬为7665元。而《2017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海归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包括福利等税前年收入)约为10.8万元。两份统计数据虽然在逻辑上并非严密对应,但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分析判断的角度:海归第一份工作比国内平均起薪高1300多元/月。这个差距相比2013年已有大幅度下降,甚至,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这种差距还可能发生改变甚至逆转。

海归在薪酬上不具有压倒性优势,其原因众多。一方面,自然是供需关系。近些年,国内经济形势蓬勃发展,很多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会将孩子送往国外。而国内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力,不断为国内大学生人才正名争辉。出国留学人数的剧增与国内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对冲,使得整个市场的人才资源呈现数量上的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当归因于海归自身的素质。国内市场海归数量众多,但改革发展急需的、科学技术最前沿的紧缺人才,依然深受企事业单位追捧。而当下的海归良莠不齐,虽然有众多学子学成归来,如武汉大学85后教授,但依然不乏“方鸿渐”之流,在国外“逛荡”了一圈,领略了“外国的月亮”之后便匆匆回返,并未学成有用的知识。企图以一纸文凭就赢得市场的认可,无疑很傻很天真。

笔者真正想指出的是,虽然从薪酬待遇上看,海归的竞争力已不再显著,但也要全方位分析。首先,虽然在一二线城市,海归褪去了“光环”,但在偏远地区,一个具有留学背景的硕士、博士,依然是炙手可热的稀缺人才,其待遇也颇具诱惑力。其次,薪酬不能完全衡量人才价值。我们知道,大学专业设置,有专业性强的,有专业性弱的;有容易就业的,也有不容易就业的。有的专业本身就是研究型专业,需要常年埋首学术研究,短期并不能看到成效。因此,不能因为某个专业就业渠道小、收入低,便否认其专业价值。最后,当下我们国家仍处于并将继续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处级阶段,经济、科技、教育等各方面,依然要向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国家对标看齐,要以虚心好学的态度汲取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不能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更不能从一个极端迅速滑向另一个极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是我们应该继续秉持的心态。

归根结底,从个别海归就业能力的疲弱,迅速上升到海归群体的贬值,继而推广到国外教育的式微,这样的逻辑是不严密的,这样的心态也是不理性的。我们赞美改革创新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涌现的年轻人才,但也将继续鼓励、支持有能力的优秀大学生去先进的国家、优秀的大学、前沿的专业、急需的领域,将世界一切优秀文明的有益部分学以致用,继而转化为助力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磅礴力量。

唱衰“海归”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