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点 | 消费金融未来规模可达12万亿
今年国庆巧遇中秋而凑成的8天“超级黄金周”让老百姓有了更多度假方式的选择,也带动交通、景区、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市场消费异常火爆。
据国家旅游局测算,10月1日至7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逾6.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494亿元。
与此同时,“超级黄金周”也催生了消费金融市场的繁荣。消费人群、出游地、出行方式等因素的转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消费额度,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接受借钱消费这一方式。
消费金融发展强势,未来预计规模可达12万亿《2017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消费金融类专业分期公司已达到200家,众多机构与平台涉足消费金融业务,为广大居民假日消费提供了便捷。
过去10年,我国消费金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有统计显示,近年消费信贷呈上升趋势,占比不断提高。
2013年到2016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从60亿元猛增到436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17.5%。
2017年1至8月份,我国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到1.28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833亿元,达到去年全年的1.54倍。
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消费金融,消费金融模式日益多元化,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和网络借贷平台等格局初具雏形,消费金融场景越来越多样化,线上线下互动对接。
有机构预计,到2020年,我国消费信贷的规模可超过12万亿元,消费金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其主要依据为我国居民财富不断增加,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和调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持续上升。
此外,随着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超前消费、信用消费的观念被逐渐接受。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以及个人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为消费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与风控并重,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征信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套利、欺诈、共债、获客等一系列风险也开始暴露出来,
因此,在紧紧抓住消费金融发展机遇、积极进行业务创新的同时,也有必要加强风险防控,营造促进我国消费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首先,要充分依托金融科技进行风险管理探索,加大对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充分挖掘客户信息、产品交易、信贷行为、合作方和第三方征信平台等不同领域的风险数据,对客户进行综合评价和推断,全面评定客户的授信额度。
通过分析客户行为的一致性、终端设备、IP地址等信息,预测客户申请和交易中的欺诈可能性,分析客户的共性特征,最大限度规避集团性、规模性的欺诈行为。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逐步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目前,很多互联网金融消费平台未接入征信系统,其征信数据往往来自自身拥有的大数据资源,较难获得贷款人在其他平台上的具体贷款信息。
因此,建立全网跨平台征信体系,加快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库建立与完善,加大信息共享机制,减少信息使用成本,打破“信息孤岛”现象,是当前解决行业痛点的重要手段。
- 潘云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做消费者爱喝的葡萄酒
- 小狮子为您整理每日最新汇率信息,考虑境外消费的小伙伴不要错过
- P2P网贷平台消费金融排行榜(名单)
- 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印发 概念股迎来布局契机(附每日一股)
- 影子银行的主动腾挪—金融行业周报
- 【FANUC】发那科联手科勒集团打造卫浴行业未来工厂
- 关注 | 贾跃亭3天内第二次被列入老赖名单,法院已发出限制消费令
- 别骂了,催收可能真的不是人!
- 费水耗电安装难,洗碗机不背这些“锅”
- 关于《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行业自律公约》发布及《公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