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谁不是在羞辱中一天天长大?
《医生,谁不是在羞辱中一天天长大?》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健康摘要: 虽然拍摄和演技略显业余,但在故事情节上,这部微电影得到了同行乃至普通人的一致赞赏。 。
正文开始:
学无止境,学医更无止境。
作者 | 春哥
来源 | “温柔医刀”微信号
-1-
很多心灵鸡汤都教育家长,千万别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样做,孩子感受到的不是自己的错误,更多的是丢脸、是羞辱。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尊。
当众批评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当众出丑,只会加深孩子对训斥的印象,挫败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的心灵里投下阴影;甚至诱发产生逆反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在这样的忠告规劝下,每个家长都像庇护伞一样,尽心尽力呵护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我们也就在这样温暖的爱护中,带着完整的自尊,带着满满的自信,长大成年。从小学升入中学,从中学考入大学,又从大学跨入医院,进入临床。
进入临床才知道,十多年来,家长小心翼翼为我们维护,我们自己也千方百计保持的自尊,原来都是用来打碎的!
-2-
实习是所用医学生从学生蜕变为医生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实习生是没有谈尊严的资本的。
学生的身份标签,临床经验的缺乏,决定了在医院这个环境中实习生只能处于生物链的底端。最苦的活争着干,最累的班争着上。问病史、写病历、抽血、换药、上手术、送病人都是份内的职责,无可推卸也不能推卸;甚至端茶、递水、复印、跑腿这些份外的活都要抢着干,为的是挣表现,获得别人的好感和认可,从而多一份学习的机会,能尽快成长起来。
实习医生最怕的是护士,尤其是老资格的护士。
由于刚进临床,初来乍到,科室环境不熟悉,工作流程不熟悉,临床规矩不熟悉,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用完的血压计忘记了放回去,抽血的针管放错了回收桶,换完药的敷料丢错了垃圾袋,拆完线的剪刀放错了消毒盒,都会遭来病房护士的严厉训斥。洗手液涂抹的不均匀,消毒铺巾流程不规范,穿无菌衣戴手套动作笨拙,递送器械违反了操作常规,也会受到手术室护士的严厉批评。
当然,批评没有错,因为本来就是我们自己做的不对。只是,那么大一个人杵在那儿,个子不矮,学历不低,年龄也不小,被护士阿姨、护士姐姐、有时甚至是护士妹妹当众骂了个狗血淋头,谁的自尊心不碎了一地?
-3-
实习生关系最好的是进修生。
进修生往往都是从下级医院上来学习的,年资往往不高,知识经验也不多,又是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陌生的单位,人生地不熟,处境和实习生非常相似,惺惺相惜;而且,工作上,跟实习生也是伙伴关系,临床事务需要相互帮助,相互照护,很自然的大家越走越近。
医院里,大家对进修生的态度要好的多。
远来是客嘛。说不定,哪天我们要下去讲学交流,还要仰仗人家联系、招待。而且,进修生,虽然在我们这里是学习的身份,回到原单位,好多都还是科室的骨干甚至是医院的中层。所以在工作中,即使有些不到位的地方,大家多少还是会照顾一下对方的情面。
当然,是否会照顾情面,还得看上级医生的为人。遇到心直口快,性格直爽的上级医生,同样也会被骂的颜面扫地,体无完肤。
在《外科风云》中,楚珺作为一个在仁合医院进修的医生,因为管理病人不仔细,专业知识不熟悉,查房时被上级医生陆晨曦骂了个狗血淋头、一无是处,为此几度产生了退学甚至转行的念头。
-4-
挨批评、受羞辱的不只是实习生、进修生,即使是本院医生同样也难逃这个命运。实际上,只要你不是位于职称的最顶端、职务的最顶端、管理的最顶端,理论上你就无法幸免。只不过,随着你自身的逐渐成长,受批评的场合会不一样,语气会不一样,程度会不一样。
医院像军队一样,是个等级划分非常清晰的环境。没有职称的听从有职称的,职称低的听从职称高的,职称高的听从科室主任的,科室主任听从院领导的。
当下级医生和上级医生发生意见分歧时,以上级医生的意见为准。你可以辩论、反驳,但是,只要上级医生没有改变主意,你就得服从。上级医生即使处置的不对,下级医生、护理人员也只能执行;上级医生即使批评的不对,在当时当地,你也只能默默忍受,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暗恨时运不济跟错了人。
曾经听说一件事情。
在一个知名医院,有个知名外科医生,副教授,当助手跟着上级医生进行手术。上级医生是一名教授,又兼科主任。平时行政事务比较多,天天忙着开会、忙着到处讲学,疏于临床业务。虽然还在科室查房,但是经常都不上手术。有一次,有一个关系户要做手术,请教授主刀。碍于情面,教授不好推脱,只有亲自出门。虽然只是常规的腔镜操作,但是因为长时间不上手术的缘故,解剖毗邻有点生疏,操作技巧也有点生硬,手术进行的很不顺畅。教授很生气,心情很郁闷,无名火全部喷到助手和护士的身上,台上人员都被骂的胆战心惊、面面相觑。
其实,批评、训斥、责骂都还算温柔的。
国内有个非常著名的腔镜大咖。平常开会讲学时看着谈笑风生、温文尔雅的一个人。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手术室的作风相当奔放霸道。教授水平高格局大,对下级医生的要求几近苛刻。下级医生手术配合稍有不满意,就是砸器械,踹小腿,拳脚相加。助手作为下级医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这个传言在一次国内大会上也被我亲眼看到亲耳证实。大会有一项内容是现场手术直播。大咖演示一台腔镜手术。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在拓展间隙游离组织的过程当中,助手牵拉暴露不到位,主刀的超声刀误入层次遭遇了出血。大咖当场发飙,大声训斥助手,严厉的斥责从话筒直接传到会议现场,让大家听了都心头一怵。
-5-
很多人可能会为下级医生鸣冤抱屈、打抱不平。
但是,没办法,当医生就必须要面对这一切,承受这一切,这是每个医生成长必须迈过的一道槛。
不是说上级医生就可以随便打人,随便羞辱人。只是,身为上级医生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担当。在医院里,天塌下来不是高个子顶着,是上级医生顶着,是职称高、职务高者顶着。面对生死,是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上级医生要为病人的身体康复着想,要为病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当临床处置,手术操作达不到他预期的结果,从他自身的专业技术角度判断,病人可能会因为他认为不当的治疗、操作遭受创伤、甚至危及生命时,他为此着急、为此冲动,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上级医生恰好是个心直口快、性格暴躁、品行欠缺的人,助手受到批评、谩骂、羞辱、甚至殴打,好像就显得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啦。
你所能做的,就是烧香拜佛,祈祷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遇见一个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心胸宽广、修养深厚、体谅下属的上级医生,能容忍你的错误,承担你的过失,维护你的自尊,授业解惑、牵马扶鞍、陪你成长!
-6-
在行医生涯中,医生遇到的羞辱不仅是来自同事、同行、上级,更多的是来自病人、来自家属。
收了一个病人,病人和家属正围着你询问病情,了解治疗安排、疾病预后。上级医生进来了,病人和家属马上一窝蜂围了过去,把刚刚的问题又重复的问了一遍。
你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情,你也知道自己的考虑可能不如上级医生的周全。可是,你无法接受的是被人当面像一只敝履一样抛弃!你刚刚费劲口舌的解释都白说了吗?明明上级医生跟你说的是一样的意思,为什么病人和家属看他的眼神就那么不一样呢?说好的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呢?
若干年前,有一次,一个熟人找到我,说有个拐弯抹角的朋友要过来住院做手术。说好来的那天,等了很久却没有等到。后来朋友难为情的跟我解释,说病人到了医院以后,到处打听,看到还有级别比我高的专家,就又托关系住进了他的医疗组。
曾经还有一次,一个在县市级当地小有名望的病人,通过关系过来看我的门诊。因为熟人介绍的关系,让插了队,提前给看了,也开了入院证,安排了床位,病人及家属也口口声声应承马上办住院。到了第二天,我看病人还没有来,就去查了下,发现病人办了入院,但没有交钱,病房医生护士也没有见病人来过病房。后来经了解,病人去了同城的另一所更大的医院。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我们理解病人希望寻找更好的医生,得到更好的治疗,受到更好的照护。我们也知道病人的行为本身没有恶意,他们只是从自身的角度考虑,或者过于关切自身的利益,来不及考虑其他人的心情。可是,我们分明还是感受到了屈辱,感受到了伤害。
-7-
学无止境,学医更无止境。
当医生,迫使我们不停学习,鞭策我们不断进步的不仅是日益更新无穷无尽的医学知识,也有别人怀疑、否定、甚至羞辱的目光。
医生成长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技术进步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拾自尊的过程。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为每一个在学医的途中蹒跚前进,在羞辱的压力下负重前行的人加油,喝彩。生命因你们的执着而精彩,医学因你们的坚持而倍加神圣。
版权申明 |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
yxjtougao@126.com
商务合作 |
021-58545118
▼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 医生:“三多一少”不是判断标准,出现2个信号抓紧做抽血检查!
- 我们都错怪它了!喝咖啡有这么多好处,怪不得医生们都爱喝!
- 泰国大师为他植入12枚“辟邪法器”!小伙找到医生:能不能取出来
- 打通商保后,医生集团能从高端医疗变成大众医疗吗?
- 头条 | 你这么做是在"喂养癌细胞",可惜知道的人太少
- 医生警告:如果身体出现这5种反应,你很可能会出现脑溢血
- 当医生的婆婆从来不吃的几种食物,也从来不准我们吃,真讨厌!
- 医生从来不买这4种菜,也不会让家人买!但很多人还在傻傻的买!
- 男子手指被妻子咬伤肿成包,医生:可能需要手术
- 16岁少女竟得了妇科病!医生说这病是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