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干部评价机制:让更多“蜗牛”变“奔牛”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完善干部评价机制:让更多“蜗牛”变“奔牛”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用好鞭子,让更多“蜗牛”变“奔牛”





■孟庆毅





据报道,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日前开始公开征集第二季度的“蜗牛奖”评选线索。通过对第一季度“获奖者”的前后比较,可以看出这种“反向激励”不失为推动工作的好法子——原本“2017年10月18日就完成招投标、却一度停滞的运动场扩建工程”以及“烂尾了3年的安居西路项目及市政配套工程”在相关单位领到“蜗牛奖”后,很快有了较大变化,达到了设立此奖“唤醒道德层面的耻感,更在于以对等权责的关系,促进当事人勤以追赶”的初衷。





在其位,履其职,尽其能,这既是责任,更是义务。但在现实当中,往往就有那么一些“蜗牛式”的干部:或是信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不想为”;或是囿于自身能力不强,办法不多“不会为”……工作效率低下,群众对此很不满意。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主动作为,积极有为,这才是应有的工作状态。可能有的人会说,不是不想干,也不是不想为,确是因为一些现实问题和实际困难“绊”在那儿了。此种情况可能存在,但这不是“不作为”“慢作为”的理由。办法总比困难多,问题就是用来解决的,困难就是要去克服的。就拿两个推进不力的项目看,确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但获“蜗牛奖”后的两个多月即有较大变化的事实说明,以前的“慢”,归根结底还是工作态度、责任心的问题,还是思想观念上的“懒”“怠”、工作作风上的“虚”“飘”导致的。





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设立“蜗牛奖”,通过“反向激励”对做得不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鞭策,以罚懒的方式倒逼作风转变,促其知耻而后勇,由“蜗牛”变“奔牛”,值得点赞。但根治“蜗牛病”,还须强化教育引导,督促干部牢记宗旨观念,树立责任意识,克服动力不足而“不想为”的问题;强化能力培训,提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克服能力不足而“不能为”的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高举问责利剑,扎紧制度铁笼,克服担当不足而“不敢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