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其实有这样的门道

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其实有这样的门道


师训君评

课堂观摩,可以帮助老师通过观察其他老师的课堂,从而获得自身成长,是成为资深教师的必修课。文中根据作者自己在不同教学阶段的不同关注点,进而介绍了老师们值得关注的3个视角:

  • 观察互动模式和频次

  •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课堂指令的有效性

  • 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教师,当我们有机会去观摩另外一位教师的课堂时,势必会得到很多启发和刺激,包括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够引起观摩教师的注意和反应,因为我们也许从来没有想到过哪些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其实有这样的门道



    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其实有这样的门道


    笔者作为一个在行业里待了十几年的老师,偶尔会有观摩其他老师课堂的机会。无论是曾经作为新教师,被安排听课向老教师学习;还是作为普通教师参加各类教师培训,看培训师给我们进行demo;又或者偶尔参与到教学质量检查的听课团队之中,总会听到不同段位的老师演绎不同类型的课程。

    从入行第一天起,我就有“想看看其他老师怎么上课”的冲动,不同的是随着入行年限的增加,自己授课水平的提升,在观摩其他老师课堂的时候视角也发生了变化。

    第一阶段:课程内容

    刚入行的时候,作为新老师特别想听听有经验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听课的视角还是一个学生的视角,听课的重点在课程内容。恨不得把其他老师课堂上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个段子都记录下来,直接用。

    在很多机构,这种“拿来主义”至今仍然是被鼓励的。学校为了降低使用新教师的风险,希望新招聘的老师全盘或者大部分复制有经验的教师的成熟的做法。这样,即便新教师的课堂管控能力一般、没有自己的授课风格,但在教学内容这个最最基本的问题上不会犯错。

    第二阶段:演绎形式

    随着教学年限的增加,对自己所授课程越来越熟悉,对于这门课程需要传授的知识点也烂熟于心。这时候,听课的重点就转移到了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的演绎形式。

    拿语法教学来说,我在讲解《新概念英语2册》条件句的时候,就很好奇其他老师是如何操练条件句。于是乎,我看到有老师对电影台词进行翻译,比如用大话西游那段的经典台词翻译成if条件句;也有老师进行听写填空,听碧昂斯的那首If I were a boy;有老师一边讲解“如果我是老俞……”的故事,一边把故事内容翻译成条件句的;当然也有老师简单粗暴,直接甩出一道又一道题进行操练。

    第三阶段:课程逻辑

    后来,当我有机会参加每年集团的新教师培训,去点评新教师的课堂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他们的课堂虽然有“笑”,但似乎未必有“效”的时候。能看出他们很认真的准备了讲解的内容,也精心设计了各种活动,可听完之后我特别想问“每个教学任务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时候,我开始听课程设计的逻辑。这堂课是如何进行导入、如何展开讲解、是否从机械性操练到半开放再到全开放式的练习等。如果是真实的课堂,有学生参与,我还会看看老师课堂管理的技巧,即如何提问、如何控制时间、如何进行反馈等。



    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其实有这样的门道
    再后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在听课的时候,总是拿着一个本子、一个笔就坐下来听课了。一边听,一边随手记录下我们的点滴感悟。

    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其实有这样的门道



    这样的课堂观摩无可厚非,属于描述性的、定性的课堂观摩手段,但这样做的弊病是很多的。

    第一、我们总是选择性的进行记录。一方面是因为用文字记录本身书写的速度慢,不可能记录的很全面;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只会关注我们想关注的内容,比如作为一个新老师,当我们只知道课堂气氛很重要时,我们会着重看老师如何调动课堂气氛,以至于也许我们忽略了我们不关注甚至我们根本不知道很重要的方便,比如课堂时间的把控、老师进行提问的方式等。

    第二、我们在记录的时候时常写下的是评价性的语言。比如课堂较为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等,以至于等我们回头再看这些笔记的时候,我们很难回忆起该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哪些行为产生了这样的课堂效果。



    如何进行课堂观摩已经有着很多非常成熟的做法,这里给大家推荐3个也许你从未想过要去关注的视角。

    视角1

    观察互动模式和频次



    一个好的课堂一定不是老师唱主角,一定是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可说到学生参与的问题,每个班级里一定有老师喜欢的学生:这里面有学霸类型的学生总能说出正确答案,也有逗逼学生偶尔的插话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欢乐。但一个好的课堂不应该是照顾个别学生,而应该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相对均等的参与的机会。

    此外,课堂的互动形式也不应当只有简单的老师问学生答,或者两两之间的pair work。那么我们如何记录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和频次了,除了下面这个座位表,相信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其实有这样的门道

    ▲注:箭

    头的数量代表着互动的次数,箭头的方向代表谁向谁发问



    视角2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堂课如果内容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设计的逻辑性使得学生很容易跟上、课堂任务的趣味性使得学生有兴趣参与,在这个课堂上学生应当表现出极高的参与度。但如果课程设计的不合理,又或者个别学生的确学习动力不强,自我驱动力弱,则会表现出来在课堂上无法。

    下列例子是来自于英语教育标准局对于公立学校教师的考核表,观摩人员隔一段时间观察一下学生的课堂表现,然后记录下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A = At task(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B = Stalling(学生反映比较延迟)C = Schoolwork other than requested(在课上完成与课堂无关的作业)D = Out of seat(离开座位)E = Talking to others (交头接耳)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其实有这样的门道




    这个表格不能直接拿来使用,但我常常稍加修改用来进行自我课堂观摩记录。

    我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分为3个等级:

    A表示课堂参与度高;

    B表示基本没什么反映;

    C是心不在焉。



    在上课的时候不定时的观察以下学生的反应,然后顺手写下每个学生的表现,在对学员的课堂表现进行反馈的时候可以依据此进行反馈了。

    视角3

    课堂指令的有效性



    我时常看到这样的课堂,老师在解释完了课堂活动的步骤之后问:“Any volunteers?”学生纷纷低下了头。又或者老师在播放了一段视频或音频之后提问:“How many things are broken in this heart-broken hotel?”接下来是一片沉默。

    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其实有这样的门道


    课堂上最令人沮丧的事情是老师给出了一个指令,而学生却没有任何回应。

    请不要抱怨是不是你遇到了“死人班”或者“僵尸班”。你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给出了无效的指令。我们直观上可以感觉到某个指令、某个提问是失败的,但究竟如何失败就需要借助以下这个简单的表格了。

    What the teacher does?

    How the students react?













    这个表格一边记录老师的指令,另一边记录学生的反应。这样一匹配就很直观的看出教师的哪些课堂行为是有效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所以,下一次,如果你有机会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可以在去听课之前,可以在制作一张自己的Classroom Observation Form,客观的记录下课堂里所发生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看门道”了。





    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其实有这样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