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低增成为常态化意味着什么?( 五 )

实际GDP=52503.11 1.1241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假设实际GDP的目标在6.6%~6.8%,根据方程可推得目标固定资产投资额大约在87630~839202亿元之间,假设保持2017年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变,分别为27.40%和30.65%,可推得在不同GDP目标下基建投资同比需要上升至10.57%~10.79%,假设基建仅由当前水平恢复至6%、7%和8%,对应的制造业同比需要大致回升至15%、14%和13%。


基建低增成为常态化意味着什么?

新动能尚需时日

民营制造业和高科技制造业或将成为政策引流的归宿。考虑到基建加码对民营经济的挤出可将与政策的鼓励方向相悖,因而鼓励民营经济制造业投资或许是在政策上一举两得甚至多得的做法,首先,民营制造业投资的增加将直接推高资本形成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再有,将资源向民营制造业倾斜也有益于实现帮扶小微的政策任务;此外,当前市场对减税降费的呼声甚高,换个角度思考,其实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帮助企业增收的方式实现经济产出的复苏,而通过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有效益的投资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居民增收,有利于提升经济的总需求,还能够提升经济活力。从具体产业导向上来看,8月16日国常会即重点提及降低民资准入门槛,包括环保、交通能源、养老、医疗相关领域,对应来看,相关产业的设备制造业如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有一定发展机会,目前上述相关产业约占民间制造业投机25%,因此对相关产业的鼓励对总投资具有一定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