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低增成为常态化意味着什么?( 四 )

一线城市大规模基建需求必要性下降,非一线城市受制于地产调控融资资质有所恶化,基建投资也可能难以放量。从近期地方政府角度来看,包含城投债和地方政府债在内的债务净融资规模出现下滑,截止2018年8月20日,2018年至今地方政府的债务净融资额仅占2017年全年的52.37%,而另一方面,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速持续高于财政支出,政府支出较为克制。以上海为例,全社会基建投资呈现逐年下滑走势,去年以来虽有融资渠道收紧因素,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谈,对于整体基建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而言,继续大规模推行基建需求也在减弱,因此实际上未来基建需求主力应该在二三四线城市,即便近期政策对基建的融资渠道有所放松,然而基于房地产调控不断升级,以往建立在土地出让金之上的融资途径将面临基础不牢的局面,因而本就缺乏一般财政收入的非一线城市将由于土地财政被束缚而拳脚受限。


基建低增成为常态化意味着什么?

地产调控下若基建递增常态化,维稳经济需要制造业发挥多大作用?

从GDP支出法出发,投资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固定资产投资与实际GDP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两者相关性高达0.99,回归方程的解释程度达到97.51%,回归方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