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十年盘点|支付战争:互联网最大战役的落幕 | 经济( 三 )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的表述在中外有很多不同版本,但它们的核心都是:胜机来自于两点——先做好自己的事,并等来敌人的失误。
对于阿里和支付宝来说,2015-2016年的支付入口之战可谓艰苦。当时支付宝看到微信支付节节上升,内部总结是因为微信有庞大的用户基数、海量的用户打开频次与在线时长。很快,公司内部出现“纯支付没有价值”的声音。在最慌乱的时候,巨头如阿里也会自我怀疑。
一个大背景是,从2015年起,央行发放了超过200张的支付牌照,美团、滴滴这种高使用频次的小巨头也开始考虑做自己的支付业务,支付宝作为一个金融理财工具,在使用频次有限的情况下,极易被各家折叠。
“支付宝也想证明自己这个App是有独立存在的价值的。”一位支付宝的产品经理对《晚点LatePost》说。
那段时间里,支付宝内部对是否做社交分为两派,由于2016年支付宝市场份额下跌,而线下扩展又迟迟无法击败微信,推社交的声音占了上风。
很快,“圈子”事件爆发,在这款由于阿里匆忙迎战而诞生的社交产品里,“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等社区中充斥着许多低俗照片。此次事件后,时任蚂蚁金服CEO彭蕾道歉并表示将放弃社交,支付宝总裁樊路远被调离。支付宝的声望,在那次著名的股权转移事件之后,跌到了低谷。
有人说,在线下战争中,支付宝为自己的摇摆付出了代价。
一个例证是阿里在2015年初复活了「口碑」这个产品。这是一个类似美团与大众点评,可以团购、优惠买单、外卖甚至打车的O2O平台。
一位前阿里巴巴中层回忆,当时没有想好怎么推口碑这个产品,口碑与支付宝到底谁从属于谁,于是一场左右互搏难以避免——口碑团队与支付宝团队的KPI都是考核自己平台在线下铺了多少门店,借助自己平台实现的交易笔数多少。此时,用户用口碑支付还是用支付宝支付成了二者最核心的冲突。
一位前支付宝人士告诉《晚点LatePost》,矛盾最激烈的时候,公司内网上两个团队的成员互相吵架,在线下店铺,他们想尽办法用自己的二维码遮住对方的二维码。
为了解决内耗,口碑与支付宝划江而治:本地生活的商家,如餐厅、休闲娱乐的商家让口碑来拓展,其余的商户由支付宝负责。
2015年下半年,阿里看到了支付以外、为商户提供增值服务的价值,将口碑从一个类外卖和类大众点评式的平台转型为营销服务平台,于是口碑既承载了扩展线下支付的诉求,又承载了为商户提供营销服务的诉求,把包括帮助签约和入驻的商户管理员工、运营维护、装修店铺、分析数据、营销推广。
在过去,这些工作都是由支付宝外部合作的第三方服务商帮忙完成。但就在口碑转型后,为了推广口碑,支付宝第三方服务商们突然接到通知,原本一系列针对第三方服务商的补贴和返利承诺取消,很多与口碑签约的代理商不再享受年初定的合同,一时间毁约情况严重,大量服务商切身利益受到冲击。
“当时服务商就是靠补贴和返佣挣钱,对于支付平台的政策调整,不说大改,即便是中等程度的调整,海量的代理商都会血本无归。”一位支付宝的合作伙伴说。经此一番折腾,为支付宝拓展市场的合作伙伴相继倒戈至微信的阵营。一位支付宝老员工说,微信在很短的时间里毫不费力地就把更多的服务商收入囊中。
“互联网习惯快速变化和调整,但线下生意不是的,它一个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对接,要由十几年的信任构成。”一位支付宝人士告诉《晚点LatePost》。
领先者慌乱时,追赶者自会从容。微信支付开始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它们开放了一系列生态工具,如公众号、卡包、朋友圈广告、小程序给商户;用产品和流量的优势代替盲目撒钱;借助更温和与稳定的政策与支付宝的失误,在线下培养出了大量优质的第三方合作商拓展疆域;重点突破头部KA(Key Account,重点客户),在行业形成示范效应。
“每个KA商户都希望能够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微信的这些功能对大商户来说是致命诱惑。”一位支付宝高层对《晚点LatePost》说。
微信支付与微信的产品价值观一脉相承。比如:强调做对用户有价值的事情,让用户带来用户,口碑赢得口碑。
例如在2014年,随着微信红包的“出圈”,公司内部出现了一些分歧。当时微信支付核心的考核指标是用户绑卡数,微信最初要求用户必须绑定银行卡才能收发红包。“但莫名其妙让用户绑卡,他们一定会有很大的逆反心理。”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