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隋唐至今,新生儿出生三天都要洗澡,这个讲究有什么道理呢?( 二 )



婴儿|隋唐至今,新生儿出生三天都要洗澡,这个讲究有什么道理呢?
文章插图
《妖猫传》里黄轩饰演的白乐天(左)
婴儿|隋唐至今,新生儿出生三天都要洗澡,这个讲究有什么道理呢?】明清之际,“洗三”是诞生礼中最重要的仪俗。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土俗》中记载了明代北京地区的诞生礼俗:“将临蓐,妇家先期以果羹馈其女,日催生。生三日,日洗三。”此外,曾有记载,清乾隆年间,“三日洗儿,抱见舅姑,唤以乳名。诸族人及亲友各送米、蛋之类,看望产妇、并表祝贺、邀之亲友吃‘三朝酒’”。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些有关“洗三”的礼仪。在清朝,宫廷“洗三”的同时,还要进行“添盆”。若按照满族一般的“洗三”风俗,是日亲友咸集,多馈送小米、红糖、槽糕、鸡蛋等物。这就是所谓的“添盆”。
清末民初,“洗三”风俗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例如,学者李晖的研究中提到,天津当时的“洗儿”,则是三日洗澡,澡盆里放许多鸡蛋。稳婆(即接生婆)用手将水和鸡蛋搅动,找两蛋大头相碰的手出,送给不孕的妇人吃。不孕的妇人吃时必须坐在门坎上,脸朝屋内背朝外。据说这样就可以怀孕了。放到如今来看,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不孕的人群更应该去医院看看,而不是搞个仪式就行了的。但就当时而言,医疗条件也有限,渴望得子而采取的行为也不难理解。

婴儿|隋唐至今,新生儿出生三天都要洗澡,这个讲究有什么道理呢?
文章插图
“洗三”画面
此外,当时广东翁源县的“洗儿”也是比较有趣的。据学者李晖的研究:
(三朝)用姜、葱等汤来替婴儿洗身,主其事的人一概是(接生)婆婆洗罢,用熟鸡蛋抚擦(婴儿)额部和全身,谓之“替黄”。事毕,以之(鸡蛋)散给屋内的小孩吃。葱取聪明之意,古之有之。……姜字与强、壮之音相似,或许是取强壮之意。
除了祈求孩子聪明伶俐、健康之外,“洗三”还有其它不同的意义。在当时的东北,满族“洗三”就有吃“洗三面”的习惯,有盼望小孩长寿之意。

婴儿|隋唐至今,新生儿出生三天都要洗澡,这个讲究有什么道理呢?
文章插图
“洗三”画面
建国以后,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接生婆的地位逐渐下降,更多的人愿意到医院里生孩子。现在的“洗儿”多在医院进行。“洗”的人,则是医院的接生医生或护士。如今,宴请来贺的亲友,有的在家中进行,有的改在酒店或饭店进行。在内容方面,也有所创新和发展。另外,由于地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洗儿”在时间、称谓也不同。全国大部分的是在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因而称“洗三朝”、“做三朝”、“洗三”等。有的放在第七天,也就是“做七朝”。有的婴儿“满月”才做“洗儿会”,即是“三朝”洗儿,如:浙江地区。淮河流域的有的县放在婴儿出生的第九天,更多的是在第十二天,称作“送米粥”、“吃喜蛋”等等。总而言之,“洗三”风俗在传承中得到了发展和创新。
文史君说:
由“礼”演绎为“俗”的“洗三”风俗,说明了民俗的群体性和传承性。从古至今,上至皇家子弟,下到贫苦人家,都有对婴儿健康成长、吉祥等多方面的期盼。这也就是他们进行“洗三礼”的原因。“洗三”风俗在历史中传承,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存在,展现了强大的“文化生命力”。这便是它魅力所在之处。众所周知,期望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成长,是为人父母的心愿。但光有期望是不够的,还要有行动,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参考文献
[1]李斌城等著,《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张云舒:《谈中国的诞生礼——以洗三为例》,《中华少年》,2015年第19期。
[3] 胡发强、刘再聪:《从甘博藏〈报父母恩重经变〉看唐、宋洗儿风俗》,《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 李晖:《“洗儿”风俗的源与流——从梅尧臣“一事说开去”》,《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远昔)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