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层|玩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心理学家成年后差距明显

据2019年国家部门的相关数据调查表明,如今我国的未成年网民数量已经接近两亿,而互联网在未成年群体中的普及率,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都已经达到九成以上,这一比率十分巨大。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现,越来越多年纪很小的孩子手里总是抱着手机,更不用说十几岁的初中生。那么,这种现象具体会有什么影响呢?

大脑皮层|玩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心理学家成年后差距明显
文章插图
对未成年人大脑发育的影响美国卫生研究院(简称NIH)进行了关于电子产品对未成年人影响的相关研究,发现电子产品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显著的。
尤其是那些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的未成年人,其大脑皮层会相对提前变薄,是十分显著的影响。大脑皮层是什么?它生长在我们的头脑中,分布了许多神经元,是神经与外部事物发生反应的中枢。
我们之所以能逐渐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便是因为在熟悉外部事物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皮层也在逐渐变厚。但研究表明,过多接触电子设备会导致未成年人大脑皮层变薄,这极其不利于成长。
根据2019年相关机构对于未成年人上网途径的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占比是用于学习,比如上网课、模拟答题等;

大脑皮层|玩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心理学家成年后差距明显
文章插图
相对来说,用于其他功能的比例会小一些,比如娱乐、休闲、通讯。除学习之外,未成年人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往往是碎片化的,属于大脑被动接收的过程。这种被动接受的过程不利于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和思考,严格来说就是不利于未成年人大脑运作,这也会使他们与不玩手机的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大。
二元处理机制
这一概念属于认知心理学范畴,丹尼尔·卡尼曼在作品《思考,快与慢》中以两种系统的方式,对二元处理机制进行了叙述。
具体是指,人类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对问题采用不同层面的认识方式:一是利用大脑表层系统来处理信息;二是以思维深层的体系来进行思考。

大脑皮层|玩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心理学家成年后差距明显
文章插图
人类学家、哲学家克劳德·列维·施特劳斯认为,“结构”便是存在于大多数人意识深层的思考方式。人们在日常接收外界信息时,往往不会选择对所有信息都仔细分辨和思考,更倾向下意识接受已有的信息。而这一观点应用在互联网之中,便反应出一种常见的情况。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现今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所以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我们无暇进行筛选和思考,大多会选择轻易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信息,故而产生了许多“网红”词汇和语言。
思维能力随着思考而逐步发展,比如著名的爱因斯坦大脑切片证明,人的大脑容量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但对于长时间接触网络的未成年人来说,碎片化的时间和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使他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思考逐渐减少,这是十分不利于思维能力发展的,也是互联网带来的、最明显的消极影响。

大脑皮层|玩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心理学家成年后差距明显
文章插图
娱乐的“劳工”除了心理学领域,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家也对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受众商品论,达拉斯·斯麦兹在《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中系统叙述了这一理论:
以广告费支持的电视媒介,所提供的喜剧、新闻、游戏等是“免费午餐”,目的是引诱受众来到生产现场——电视机前。
受众享用“免费午餐”不仅仅是在消磨时光,而是在电视机前进行再生产和劳动,创造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商品广告的附加值中。
受众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付出了真实的劳动,即闲暇时间,并为媒体创造了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受众没有得到经济补偿,反而用“购买商品时付出的广告附加费”承担了受众商品化的经济后果。

大脑皮层|玩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心理学家成年后差距明显
文章插图
随着越来越多未成年人走入网络世界,除了成为虚拟的劳工,也逐渐产生了实际经济投入:未成年人充值游戏、打赏主播、上当受骗的案例时有发生,父母叫苦不迭,许多网络公司也深受其苦。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经济损失,相对于大脑皮层的变化是更加直观的。
父母学历对子女玩手机频率的影响
经过相关研究表明,上一辈人的学历与其子女使用手机娱乐的频率呈反相关关系,即父母学历越高,子女被允许使用手机娱乐的时间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