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女儿玩手机不做作业,妈妈一直唠叨像绕口令,网友:我听了都嫌烦

教育一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让家长头疼的难题,很多父母为了孩子能够更加优秀,努力付出教导,苦口婆心。可是孩子不听话也不爱学习,成效不明显,大多数父母做的其实都是无用功。
甚至在教育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孩子和父母对抗的情况,父母遇到这样的情况不仅生气,而且还会很急躁,就容易做出一些让孩子抗拒的事情,教育效果反而事倍功半。
有这样一位妈妈,是深受教育孩子的折磨,就想求助育儿师的帮忙:其实就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这种问题在很多家庭中都很常见,为什么要专门提出这件事来说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唠叨|女儿玩手机不做作业,妈妈一直唠叨像绕口令,网友:我听了都嫌烦
文章插图
唠叨|女儿玩手机不做作业,妈妈一直唠叨像绕口令,网友:我听了都嫌烦】"你今天是一分钟作业都没有写",这是育儿师听到妈妈督促孩子学习时候的劝导。孩子因为躺在床上不愿意写作业,妈妈就一直唠叨,甚至后来在妈妈的不断催促下急得大喊,然后赶紧跑开逃到自己的屋子里。
"要不要我们今天先写完一份作业,然后再做功课?"妈妈在说这话的同时,孩子已经把房门关上,母亲想把门推开却被关在门外。妈妈各种劝孩子写作业孩子就是不开门,母亲情绪也开始有点崩溃,孩子全程都是一直都是在房间里不说话。
唠叨|女儿玩手机不做作业,妈妈一直唠叨像绕口令,网友:我听了都嫌烦
文章插图
妈妈和孩子僵持不下,然后妈妈的一句"哇,老师发作业过来了"更加刺激到孩子,孩子直接跑出门瘫躺床上玩手机,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对母亲在一旁的唠叨两耳不闻。育儿师看到这一切都感到了焦虑,当然也拍下了录像,在后来的教育课程中作为了一个教材。网友们看到这个教材录像后有留下自己的留言,从这些留言中我们能看出一些问题:
@渡情:我隔着这个屏幕都很烦,更何况是那个孩子。
@小熊被淋湿了:这样真的挺烦的,我知道有功课,不用你说我也会做,我有自己的安排,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写作业,这样一直念叨只会让我更烦。
@你的故事:我已经想一脱鞋扔过去了。
@Ever:好家伙这母亲跟绕口令一样。
唠叨|女儿玩手机不做作业,妈妈一直唠叨像绕口令,网友:我听了都嫌烦
文章插图
很多人原以为是孩子调皮才会如此,却没想到大多网友都表示母亲的做法让人焦虑厌烦。确实,从客观角度来讲,这位母亲的做法确实有欠妥当。
她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写作业,可是她毕竟只是位普通的母亲,不是什么心理学家研究工作者,不会随时可以从孩子行为中洞察到孩子的内心想法,就不会想明白这种时候孩子对于强迫性的指令要求的充满抗拒的,在对抗的意识和冲动的情绪下,孩子怎么可能听母亲的话去乖乖写作业呢?除非动辄武力。
唠叨|女儿玩手机不做作业,妈妈一直唠叨像绕口令,网友:我听了都嫌烦
文章插图
当然棍棒教育也是很不提倡的,一时的威慑如同饮鸩止渴,对教育孩子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教育是一门充满技巧的学科,想要教育好孩子,应该掌握好方法。
1、适当给孩子空间,让他们休闲和发泄
家长要明白,孩子也是独立个体,也有自己的思考。做父母的要学会给孩子自己的空间,不要让他们有压迫感,同时也要让他们"发泄"。其实孩子学会发泄情趣也是有必要的,让他们舒缓情绪可以保证情绪稳定,只有心情平和了才能听得进去道理。
唠叨|女儿玩手机不做作业,妈妈一直唠叨像绕口令,网友:我听了都嫌烦
文章插图
2、 教育需要把握尺度,要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
家长要明白,教育需要找对方法,也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尺度。比如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教,要记得到点为止,目的达到了就不要多说了,以免孩子厌恶。孩子不愿意再听也就不说了,说多了自己口干舌燥也累。
棍棒教育要动手的话千万要不得,如果年龄小可以考虑适当给予一点惩罚威慑,年龄大的话就尽量不要动手,毕竟教育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
唠叨|女儿玩手机不做作业,妈妈一直唠叨像绕口令,网友:我听了都嫌烦
文章插图
3、把握孩子的心理,学会掌控"局势"
家长教育孩子,也要学会把握他们的心理,对症下药。比如孩子爱吵闹,如果你跟着吵教训孩子,自己变得不冷静了立场也就变得被动了,同时也证明自己情绪控制能力还不如一个孩子。
家长可以揣摩孩子的想法,去引导他们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这一点需要家长认真理解,在实践中发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