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后流量时代,如何围绕前端流量形态构建供应链壁垒?( 二 )


在未来,我认为,以各种新形态出现的小B流量团,是不可忽视的流量来源,能最先找到新的小B流量模式和组织形态,洞察他们的需求,就有可能能找到下一个流量入口。
2 后流量时代,供应链创新的空间在哪里? 理清前端流量和后端供应链的关系,大家就能看出,社区电商与直播电商在2020年已经迈入极盛时代,意味着只玩前端流量的生意不好做了。
1. 流量红利日渐消退,供应链价值正在凸显 经过近年来电商的高速发展与扩张,用户增速开始逐步放缓,正进入到一个流量的存量竞争时代。根据财报来计算,2016年京东的获客成本仅为142元,但在2018年,京东的获客成本达到了1503元,成本三年增加十倍。
除了量上难以突破,流量的“质”的问题也在凸显。前段时间的双十一直播,汪涵就疑似翻车了,朋友圈里疯传着汪涵翻车的截图“退款率76.4%,ROI仅为0.3”,“成交1323台,退款1012台”。
且不论此事真假,洗量成为行业常态,不仅反映着流量近乎饱和,也体现了用户对于现在的运营套路烂熟于胸,再怎么精细化运营,如果没有货真价实的产品,也很难忽悠消费者,准确击中消费者心智更是难上加难。
同样,前端的流量困境也开始在后端供应链环节体现。很多类似云集和爱库存的公司,最初都抓住了一波小B流量蓬勃发展。
但有的小B只是做个副业,有的小B则需要专业性运营。本质上,由于小B没有太多的平台忠诚度,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在大浪淘沙后,现在数得上名的新电商平台并不多,且每一家都在极度重视供应链和自有品牌建设。
包括从物流数据来看,2019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98.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2018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
中国物流业已经走过了野蛮生长和规模增长时期,进入了竞争的下半场,这同样也凸显供应链本身所能带来的差异化价值。
2. 渠道、流量碎片化下的危机 如今的流量早已不是一家独大,集中在淘宝或者微信手中了,它正在加速地分散在了不同的平台、渠道里。
换言之,我们很难用一个品牌去做全渠道推广,一个从私域里成长起来的品牌,也很难打出原有的圈子,成为公域里的大公司。
以云集目前的自有品牌为例,即使已经成为业内头部选手,但云集开发的自有个护、美妆等品牌素野、原生黄、尤妮美,GMV破亿,可是依然很难直接打进主流消费者的渠道。
云集的困境,本质上是流量分散带来的渠道分散的困境。大部分处在增速瓶颈期的消费品牌,没有成熟的经销商和供应链体系,只是不断做流量和品牌,最终难逃“圈地自萌”的命运。
3. 差异的供应链,何以成为支撑? 同样以云集为例,云集最初提出了“极致精选”的供应链策略。云集创始人肖尚略对“极致精选”的策略定义是,“通过极致精选,实现批发价格的竞争优势,为会员提供一站式‘超市、折扣店、购物中心和生活服务’的特权”。
在云集的水果供应链搭建过程中,负责人段湘青为了让水果这样的非标品尽力达到标品的程度,设立了各种产地、选品、定品、建仓等精细而复杂的指标。
最终在抗疫助农期间,经由段湘青之手发售的滞销水果已经多达4000吨;而在云集平台上,“流量跟着水果走”是显著的规律,青姑娘在一年后的月销规模也已经逾千万元。
事实上,2019年开始兴起的消费品投资背后也有两条分化的投资逻辑,一块投资人认为关键时候投资品牌资产,但还有另一块的投资者更看中渠道和底层设施。
很多流量玩的好的品牌或者操盘手,很擅长从0到1去推一些新兴品牌,但如果要从10走到100,则离不开全渠道和供应链的合力。
其实,做好消费品的本质还是要先做强自己有差异化的供应链。无论是现在流行的钟薛高还是元气森林,背后的低糖低脂概念都是有供应链在支撑。而三顿半能做好咖啡冷萃,也是因为背后并非普通的供应链。
今天渠道碎片化,渠道很多,品牌不够用,得往上游去走,这就是寻找有根的生意的逻辑。越是流量碎片化的时代,越离不开专业化的供应链支持。
3 打造供应链壁垒,离不开的两个关键点 正因为意识到供应链差异化、数字化的重要,我觉得品牌创业者们更需要更精准细致的用户洞察和模式创新。
1、持续、深度的用户洞察,是好的供应链的开始 首先,用户洞察需要数据先行。
在面临流量总量下滑和渠道碎片化挑战的今天,人群需求需要被更精准地吸粉、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