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症|14岁女孩为“减肥”住进医院,厌食症这个病到底有多可怕
案例:女孩小美,今年14岁,初二学生。从半年前开始她开始对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种类异常挑剔,每天严格控制进食的饭量、荤菜量。一开始妈妈觉得她只是因为到了爱美的年龄,希望保持苗条的身材而未加重视,甚至对女儿控制饮食还感到有点高兴,因为他妈妈觉得女儿以前大吃大喝很不注意,长得偏胖,与妈妈理想中有才华、长得苗条、有气质的形象有些差距。
但是后来妈妈发现情况越来越不对,小姑娘变得对进食越来越挑剔,脾气越来越急躁,情绪越来越差,早餐只肯吃水果,只要吃一片面包,情绪就变得很坏,说胃很难受。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两个月瘦了20斤,但还是对自己的体型不满意,继续控制饮食,为了保持运动,半夜12点多都不睡觉。
这种情况持续了半年,小美有明显消瘦,并且出现了很多的强迫行为,例如反复洗眼镜,总觉得看不清楚;洗澡要洗两个小时,反复冲洗,总觉得没有冲洗干净。
上学的时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述脑子里总是想着吃的,最喜欢看美食节目,每天下课都要到面包房去看蛋糕、面包,有时候忍不住吃了,浑身不适,然后吐,反复这样,精神不振,大姨妈一直没来。
妈妈再也看不下去了,于是带她去医院就诊,但是未查出明显躯体异常,为此妈妈很焦虑。
文章插图
这是一名真实的神经性厌食少女案例,小美姑娘患了一种严重的进食障碍。字面意思上看,厌食症好像是胃口不好,但是事实上,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人很少真正失去食欲。他们是通过非常严格地控制饮食、自发呕吐或服用泻药导致腹泻,或强制自己不停运动,而有意识地减轻体重。
【 神经性厌食症|14岁女孩为“减肥”住进医院,厌食症这个病到底有多可怕】虽然很多正常的人偶尔会使用这些方法减肥,但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对肥胖极度恐慌,残酷地追求消瘦。患了神经性厌食症以后减肥永远是不够的,减得少会恐慌,接近半数符合神经性厌食症标准的人都有暴饮暴食和自发吐泻的行为。
文章插图
一、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患儿自己有意识地严格限制进食,造成身体极度消瘦或严重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标准。
并有青春期发育停滞、闭经等症状,此时仍恐惧发胖或拒绝正常进食为主要特征有强烈害怕体重增加和发胖,对体重和体形极度关注,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常伴有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可能对患者躯体和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的精神障碍。严重患者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器官衰竭状态,从而危及生命。该病在所有心理障碍中死亡率最高,20年随访死亡率高达20%,因此及时发现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插图
在青春期女孩和年轻女性中,神经性厌食症症的患病率为0.5%~1%,而且发病率在逐年增加,14岁以下儿童,神经性厌食症的患病人数也在增加。神经性厌食少儿中,男性仅有5%~10%,男女比例大约为1:10。
有研究指出,神经性厌食在高社会阶层中比低社会阶层中更加普遍,城市高于农村,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期,13~14岁和17~18岁。
一般认为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国家患病率较高。芭蕾舞演员、体操运动员等特殊人群中发病率高于普通群体。
二、神经性厌食症有哪些表现
1、常见分类
主要分两类:一类限制进食量,一类是先暴食,然后利用不当方法排除已进食物。
神经性厌食患者中暴食是偶发的,总体进食量偏少,体重减轻明显。此病的隐匿性强,但是症状也比较明显,营养不良出现饥饿症状,月经周期的停止,皮肤干燥变黄,躯体面部和四肢出现细小的汗毛,对寒冷感到敏感,伴有心血管和肠胃问题。
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警惕“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生:
停经;
成为秘密的进食者;
存在强迫性运动;
长期性抑郁;
存在暴食和自发性吐泻行为。
在较短的时间内体重大幅下降;
倾向于单独节食,而不是集体节食;
存在奇怪的进食仪式和进食极少量的食物;
骨瘦如柴仍然继续限制饮食,实现一个节食目标后,很快又设定进一步的节食目标。
文章插图
2、核心症状
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体重、体形的过分关注是神经性厌食的核心症状。因为非常怕胖,会频繁地称量体重,体重的微小增长都会使患者烦恼不已,患者会为自己制定明显低于正常的体重标准。多数患者尽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害怕进食脂肪食物,害怕吃甜食,害怕吃油,吃菜时喜欢在水里涮涮再吃。
- 孩子|儿科医生提醒:孩子经常尿床?这些遗尿症的危害要知道!
- 矮小|得了矮小症还能增高16cm?别怀疑,是真的
- 症状|着床成功的症状,小腹会坠痛、乳房轻微痛、尿频尿急
- 产后|产后抑郁症比想象得要更可怕,严重的甚至会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
- 呕吐|刚受孕成功几天的症状,出现恶心、呕吐、想睡觉、胃口不佳
- 宫外孕|异位妊娠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 顺序|图解宝宝长牙时症状和顺序,你的宝宝掉队了吗?
- 抑郁症|产后一定要做好这五步,否则妈妈容易得抑郁症
- 产后妈妈|别不信,产后坐月子,这个“部位”出问题,会让你后遗症不断
- 潜力的孩子|父母为孩子寻求帮助,必须了解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的症状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