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抓住孩子成长的4个关键期和5个核心要素,家庭教育将会事半功倍

孩子的成长既包括身体的生长,也包括心理的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0~18岁是孩子快速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父母陪伴时间最长,操心最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合培养,孩子由稚嫩走向成熟,由弱小变得强壮,由收敛走向扩张。
孩子|抓住孩子成长的4个关键期和5个核心要素,家庭教育将会事半功倍
文章插图
根据儿童心理学和李玫瑾教授等专家的研究成果,我将孩子的这一黄金成长期划分成四个关键期,分别是:0~3岁情感依恋安全期、3~6岁行为习惯养成期、6~12岁自我价值唤醒期、12~18岁职业倾向定位期。每一个关键期都有父母需要特别关注的核心要素,把握住了这些核心要素,也就把握住了家庭教育的本质。
下面,我来逐一进行剖析,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每一个关键期的年龄划分不是绝对的,肯定存在着个别例外,但就一般情形而言,这样的划分是科学合理的。
孩子情感依恋的产生和安全感的获得是父母首先需要把握的两个核心要素。
孩子|抓住孩子成长的4个关键期和5个核心要素,家庭教育将会事半功倍】孩子长大以后,特别是在青春期,孩子听不听话,尊不尊重父母,主要取决于孩子在这一时期能不能产生情感依恋,能否“哭的时候有人哄,恐惧的时候有人抱,饿的时候立即得到满足”等。一旦孩子在这一时期在情感上有了依恋,孩子的趋同心理和归属心理就产生了。
李玫瑾教授指出:“情感依恋是教养的基础,是孩子愿意听从教导的源头。”
孩子一旦有了情感依恋,也就获得了安全感。
孩子|抓住孩子成长的4个关键期和5个核心要素,家庭教育将会事半功倍
文章插图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的依恋情感?李玫瑾教授建议:“孩子必须由父母自己亲自带!”(主要指每天有时间陪伴孩子)这是培养孩子依恋情感的必要条件。
当今父母,由于职业竞争的压力,常常将孩子丢给长辈或保姆阿姨。如果长辈有时间,他们是非常愿意带的;如果长辈没有时间,小俩口往往会请一位保姆阿姨来带孩子,甚至晚上还会让孩子跟阿姨一起睡。
但不管哪一种情形,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方式是若即若离的,那么,容易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情感得不到充分的培养,还会让孩子感觉没有安全感。特别是所谓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二次团聚一下,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情感就更无从谈起,从而埋下了一系列孩子成长的情感隐患。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由父母自己带”只是培养孩子情感依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使得这一条件成为既充分又必要,父母在养育的时候还需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探索,需要避免的方法是恐吓或打骂。
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父母需要关注的第三个核心要素。
常言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成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事业成功的基础,而3~6岁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李玫瑾教授告诉我们:“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
孩子|抓住孩子成长的4个关键期和5个核心要素,家庭教育将会事半功倍
文章插图
虽然这句话有一点绝对,但能从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的口中说出来,说明在这一时期,父母言传身教的极端重要性。
养育过孩子的父母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孩子在六岁之前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不但在行为上模仿,而且在语言上也会跟着父母“呀呀学语”。因此,作为父母要充分认识到孩子在这一时期的成长特点,有意识地在言行上给孩子做好示范,同时纠偏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李玫谨教授进一步指出:“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并非天生,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唯有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贯穿时间的力量,经年累月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决定最终的成败。”
是啊!对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再怎么褒奖都不为过,而3~6岁是养成的关键期,错过了这一关键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会“事倍功半”,甚至由于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而无法改变。
孩子自我价值的唤醒定位是小学阶段的任务之一,也是父母需要关注的第四个核心要素。
一般情况下,孩子满六岁以后,开始进入小学学习。孩子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唤醒开始加速,好胜性越来越强,挫败的体验也会越来越多,此时,我们父母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