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印象|梦中的字节跳动,想象中的快手,认知失调的拼多多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ID:TMTphantom),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36氪经授权发布。
字节跳动是中产的梦中情人,证明了他们的认知框架是正确的;快手是中产想象中的下沉市场巨头,证明这个框架能容纳万物;而拼多多把这个框架砸成粉碎,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认知失调。
作为一个(前)互联网行业(伪)资深分析师,本怪盗团团长的大部分工作是研究互联网、传媒娱乐及新消费行业的公司。既研究上市公司,也研究非上市公司;既研究公司基本面,也研究公司估值。
理论上讲,投资研究是一门“科学”: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形成完整自洽的逻辑,抽丝剥茧地分析公司价值,对行业及公司前景进行合理预测。问题在于,我研究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这不是一门“科学”。这甚至不是一门可以严格定义的“学问”,倒是很符合索罗斯所说的“炼金术”定义。
无论我们研究的是什么公司,我们实际上都在同时研究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

  • 第一是“现实中”的公司,或曰“公司本体”。
  • 第二是“大众认知中”的公司,或曰“公司给外界的印象”。
简而言之,一家公司究竟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是一回事;外界认为它在做什么、认为它做的怎么样,又是另一回事。对于规模稍大的公司而言,它本身在短期内一般不会发生剧烈变化,但是外界的认识可能会发生剧烈变化。过去十几年,我看到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去年外界还很乐观,今年上半年又变得悲观,下半年又恢复了乐观……公司还是那个公司,但是给外界的印象完全不同。
在投资行业,我们往往把“公司本体”发生的变化,称为“基本面”因素;把“公司给外界的印象”发生的变化,称为“市场面”因素。学院派人士认为,驱动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在短期是“市场面”,在长期则是“基本面”;像索罗斯这样经验丰富的投资人则会认为,“市场面”可以反作用于“基本面”,这就是“点石成金”或“点金成铁”的秘密。
因此,分析师和投资人的使命,不仅仅是研究“公司到底怎么样、到底发生了什么”,还要搞清楚“外界对公司怎么看、公司的公众印象是什么”。这个“公众印象”,不仅对公司估值有影响,也对公司的客户口碑、员工士气、与同行/供应商的关系有影响。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大型公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问题在于,谁的认识最有效、最有影响力呢?或者说,谁左右了这些公司的公众形象,谁掌握了对这些互联网公司(以及一切公司)的“评价权”或曰“发言权”呢?
外界的印象|梦中的字节跳动,想象中的快手,认知失调的拼多多
文章插图
(你怎么肯定眼前的是现实,而不是卡里古拉的梦境?)
在中国,答案很简单:一线城市、受过高等教育、年纪在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中产阶 级。这个群体涵盖了几乎所有对互联网公司有“发言权”的人:
  • 几乎所有的专业投资人,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无论投A股还是投海外、无论在公募还是私募机构,都属于这个人群。
  • 互联网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也属于这个人群;在最前面做事的是二三十岁的一线城市白领,小组或部门领导则是三四十岁的一线城市白领。
  • 有影响力的科技、财经、互联网自媒体从业人员,以及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几乎也完全属于这个人群。
  • 与互联网行业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有闲钱可以自己做投资(所以对互联网公司尤其关心)的人,绝大部分也属于这个群体。
总而言之,无论是用嗓门投票、用脚投票还是用钱投票,对互联网公司的公众形象最有发言权、影响力最大的“意见领袖”,都是这些一线城市、受过高等教育、年纪在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中产阶 级。有人肯定会指出:五六十岁年龄段有大量超级富豪、对行业有影响力的人;不过,他们毕竟数量较少,平时对外发声也比较少。综合看来,我觉得我的上述论断还是有道理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中产阶 级“意见领袖”们,会更喜欢什么样的公司、更容易理解什么样的公司呢?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要分两方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