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自卑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这几种父母( 二 )


父母明明答应了,等他考完试想去哪都可以,结果考完后,还是哪也不让去…
家明含泪控诉道:我永远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都要经过他们的同意!一直在他们这种想法下活着,我上学又有什么用?
郝蕾|自卑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这几种父母
文章插图
有句话说: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
沉迷网络,辍学,自残这些偏差行为,不过是家明对父母过度控制的极端反抗罢了。
但显然家明的父母并不这样觉得,相反,作为父母,他们认为自己十分称职。
孩子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他们“给儿子太多信任,自由太多,要是再严格一点,孩子就不会走到今天”。
实在是令人窒息。
想起简·尼尔森博士曾说的:
“我知道你爱你的孩子,你也知道你爱你的孩子,但是,孩子知道你爱他们吗?如果你去问问孩子,也许你会感到十分惊讶。”
心理学家黄启团说:“被溺爱的孩子也会自卑,因为长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家明父母对他的过度保护和过度控制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溺爱。
郝蕾|自卑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这几种父母
文章插图
他们把孩子的生活,思想行为,乃至人生,都牢牢地握在手里。
孩子做不了选择。长此以往,会产生一种挫败感,他们从心底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用,什么也做不好。
过度的控制,阻碍孩子自主成长和自我发展,最后变得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郝蕾|自卑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这几种父母
文章插图
电影《奇迹男孩》中,男孩奥吉天生脸部畸形,入学第一天,同学围观和嘲笑他“像星球大战里的怪物”。
伤心的他回家问妈妈:“为什么我一定要这么丑?”
妈妈坚定地说“你一点都不丑”,
奥吉却对妈妈的鼓励持怀疑态度:“因为你是我的妈妈,所以才这样对我说的。”
妈妈却真诚地告诉他:“正因为我是你的妈妈,是你最亲近的人,所以你才应该相信我说的话而不是其他人。”
郝蕾|自卑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这几种父母
文章插图
妈妈对他无条件的接纳与爱,使得他生出对抗世俗流言蜚语的勇气与力量,从而可以自信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面部畸形。
作家毕淑敏说:
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的瞳孔中确认自己的存在。
如果连最亲的人,都不顾你的尊严,否定你的价值,那么孩子是无法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的。
自卑人格背后,藏着的是一个不被父母看见的小孩。
父母给孩子肯定,孩子才有勇气,才能坚定。父母给孩子欣赏的眼光,孩子才能绽放自信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