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反复讲道理会养出“妈妈的聋子”:别做扭曲的父母,让语言失效

语言是一种沟通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沟通方式,而且经常是“无效”的一种沟通方式。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乱扔衣服,把它们挂起来!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吃饭期间不要到处乱走,怎么就不听呢?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作业没写完,不允许看电视,你到底听到没?
这样的话,你说过吗?
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感受是什么?
除了孩子极其不听话之外,有没有一些挫败、沮丧,和无力感?
这句话一说出来,就证明:
——我们之前无论说的是几百次还是上千次,都是无效的。我们对孩子的每一次“告知”都是没有效果的。
这么无效的方式,我们还在继续用,是孩子笨,还是我们笨?
父母|反复讲道理会养出“妈妈的聋子”:别做扭曲的父母,让语言失效
文章插图
(一)父母反复唠叨之下造成的“耳聋现象”,是会蔓延的!
我第一次听说“妈妈的聋子”这一概念,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
书里说了一个妈妈与孩子产生冲突的案例。
后来这个孩子觉得妈妈的话很无聊,妈妈说她的,孩子根本没听进去,久而久之对妈妈的说教产生了免疫,成了一个
“妈妈的聋子”
(mother-deaf)。
这样的“耳聋现象”如果不加以及时调整,最后会发展到针对所有对他讲道理的人。
比如老师、领导、伴侣。
说到这里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身边的哪个成年人,出现过这种“耳聋现象”?
有没有一种炸雷响在耳边的感觉?
赶紧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给自己的孩子造成“耳聋现象”?
程度是深是浅?
回头是岸啊!
父母|反复讲道理会养出“妈妈的聋子”:别做扭曲的父母,让语言失效
文章插图
(二)我们不要做一个“扭曲”的父母
想要改变自己无效讲道理的状态,首先要意识到我们的讲道理,为何是无效的。
比如,一个吃饭反复离开座位的孩子。
我们反复对他说:“吃饭期间,不允许离开座位,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你离开座位,就代表着你吃完了这顿饭,我就要把你的碗筷收走了。”
可是孩子发现,他无论多少次离开座位,妈妈都不会把碗筷收走,只是对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妈妈真的发脾气了,对他大吼甚至站起来了,他才会乖乖地坐回来。
然后,妈妈也跟着坐下,继续吃饭。
你们发现问题了吗?
之所以我们的话没有用,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扭曲”的家长。
我们说的和做的根本不一致。
如果我们说完了上面那段话,孩子依然离开座位,那我们就要按照这句话去执行,果断把碗筷收走,而且直到下一顿饭前,都没有零食吃。
父母|反复讲道理会养出“妈妈的聋子”:别做扭曲的父母,让语言失效】让孩子体验逻辑后果,下一次孩子自然会懂得离开座位意味着什么。
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饿坏了怎么办。
就是因为这个、那个、无数个没有必要的担心,才让我们的话变得毫无意义。
与其担心孩子饿坏了,还不如担心他以后结婚了,伴侣说话他也当耳旁风之后,两个人婚姻不顺,该怎么办。
再说,饿一顿真坏不了。现在孩子大多营养过剩,“积食”的孩子更多。
父母|反复讲道理会养出“妈妈的聋子”:别做扭曲的父母,让语言失效
文章插图
(三)无数次“讲道理”,不如一次“行动”!
讲道理,不是不可以。
有的事情确实需要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提高认知,明事理。当孩子懂了以后,不需要我们反复给他们讲同样的道理。
道理,一两次给孩子讲明白,足矣。
需要我们反复讲的“道理”,都不叫道理,而叫“唠叨”了,而且是无效的唠叨。
比如:一个反复用海洋球砸人的孩子。
在游乐场所,一个孩子总是用海洋球去砸其他小朋友。这个孩子的妈妈,非常尽职尽责地在场所门口对着孩子反复说:“不要用海洋球砸别人,会把别人砸疼的,不可以这样玩。再砸人,我就给你拉出来了。”
可是,孩子过了一会儿,依然将球砸向别人。
妈妈一边替他说对不起,一边继续给他讲道理,让他不要砸人。
往返无数次之后,终于遇到一个大孩子,被他砸了两下以后,直接走过来给了他一拳,把他打哭了。
孩子委屈地跑出来找妈妈,妈妈却说:“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拿海洋球砸别人,你非不听!那个大哥哥也是,砸也砸不疼,怎么还打人呢,真没教养。”
妈妈本以为在为孩子好,可是我们仔细想想,这个妈妈到底都教给孩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