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乖|太乖的孩子,缺乏创造力

受访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兼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长孙宏艳
本报实习采访人员严立新
“我儿子从来不顶嘴,让他干嘛就干嘛,可乖了”“我孙女也是,从来不吵着要这要那的,带她逛街特别省心”。很多大人都喜欢乖巧的孩子,甚至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说类似于“你要乖、要听话”“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懂事”这样的话。久而久之,孩子为了得到家长的喜爱与夸奖,慢慢变得顺从、懂事、安静,通常表现为任何事情都听父母的、不能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本该烂漫的年纪却变得沉默寡言等。
太乖|太乖的孩子,缺乏创造力
文章插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兼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长孙宏艳介绍,孩子太乖除了自身性格以及上述教育方式不当,还与家庭环境存在不良氛围、婴儿期缺少交流等原因有关。多数父母都爱用“我是为你好”这句话,对孩子实行独断专制的教育,而孩子在这种“爱”的包围下可能就慢慢顺从了父母的心意。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架、冲突)、忽视孩子或经常对孩子进行训斥、打骂,都会导致孩子变得敏感、谨慎,看起来就会比同龄人更懂事。婴儿期充分的交流,会使孩子与父母或照看人之间形成亲密关系,在此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交流和互动行为,反之则会增加孩子的孤独感,从而变得沉默寡言。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后普遍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痛苦。孙宏艳表示,太乖的孩子虽然在儿童期受欢迎,但随着慢慢长大,很多问题都逐渐显现。
个性被压抑,缺少创造力。如果父母和老师说的话,孩子都遵从,且不反抗任何安排,久而久之,孩子的个性被压抑,进而不懂得如何拒绝他人,缺少主见和想法。遇到大场合或陌生场合,容易怯场;在未来的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中都会比较被动;踏上社会,也更容易逆来顺受。
依赖性强,容易逃避责任。缺乏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难以独立自主地掌握自己的人生。面对人生需要抉择的时候,都以父母意见为主,害怕承担责任。
缺乏自信,影响社交能力。太听话的孩子,心里往往会感觉自卑,缺少自信。反映在交际方面,就显得不敢表达、做事畏畏缩缩,社交能力差,长大后难以融入集体。
太乖|太乖的孩子,缺乏创造力】孙宏艳提醒,教育孩子时应注意以下3点:1.尊重孩子,学会倾听。懂得倾听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第一步,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达到解放个性、发散思维的目的。2.适当放养,允许试错。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父母只是辅助性角色,要多给孩子动手尝试的机会,并适当为孩子提出引导和意见,有助于激励孩子的上进心、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3.鼓励孩子,增强自信。父母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后,应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