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锤子》丨康德的眼镜:将人类置于宇宙中心( 二 )


康德试图在18世纪两派对立哲学之间开创新路 。 理性主义认为 , 人类理性可以不借感官之助而理解世界;而经验主义却主张 , 一切知识必须以经验为坚实基础 。 这两派哲学皆有其不足之处 。 仅靠理性而得的知识其真实性或许不容置疑 , 但对世界的诸般面貌则着墨甚少;而经验知识虽着眼于世界实相 , 却付出了牺牲知识确定性的代价 。 康德的成果无异于一场哲学的革命 。 当哲学家仍在争论外在事物抑或人类对它们的知觉时 , 康德认识到这两者如何连接尤为重要 。 康德主张 , 形而上学企图从哲学角度探究现实本质 , 完全走错了方向 , 这才让休谟抓住大力抨击的机会 。 休谟认为 , 感官是认识外在世界的唯一之道 , 然而自柏拉图以来 , 哲学家多半主张现实世界中有一部分事物是感官永远无法企及的 , 唯有思想方可加以领略——例如灵魂、上帝本质 , 或整体宇宙等 。
康德认为这类思想之路过于“神秘”而加以摒弃 , 自己另外发展出一套新的形而上学体系 。 他主张 , 人类仍透过感官来知觉外在事物 , 但如果因而认为眼睛和耳朵便可以感觉到事物的本质 , 便是大错特错了 。 任何经由感官感知而进一步理解的内容 , 都在其被感觉后经过了感官的加工 。 感觉器官作为中介将某种特性施加到我们的经验上 , 这种特性本身并不是我们所感知的事物内在的一部分 。 任何人类知觉到的对象均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呈现在我们面前 , 但我们确实由经验了解时空 , 因为我们无法感知不在时空之中的事物 。 以具体存在的苹果为例 , 我们可能看到许多不同种类的苹果 , 如史密斯奶奶苹果、考克斯苹果之类 , 进而形成“苹果”这个普遍概念 。 然而 , 空间这个概念并不是从世界上各种个例中抽象而来 , 因为一切可能抽象出空间概念之物早已预设了空间的存在;除非先了解空间 , 并以空间角度思考 , 否则根本无法谈论某物“位于某处” , 或是它在其他事物的“上面”或“下面” , 等等 。 我不能在想象存在于空间中的事物时而不同时想象到空间 。 这种经验的“形式”必然在我们第一次睁开眼睛之前已经发展成我们的直觉并被我们了解 , 有如我们一出生即戴着时空底色的眼镜而永远无法拿下来一般 。
康德提出几种——准确地说是12种——思维如何整理经验的方式 , 其中最重要的假设是因果律 。 根据因果律 , 任何事件的发生 , 都是某件前面发生的事件所造成的结果 , 这个前面发生的事件决定了它的特性 。 在康德看来 , 正因过去哲学家试图将这些普遍现象应用于超越我们经验的事物上 , 传统形而上学才会白费功夫 , 无益于了解真相 。 例如 , 认定上帝是第一推动者 , 以此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 就是一种错误的“证明” 。 第一推动者是一切事件的原因 , 而这个原因本身不能再有其他原因 。 康德认为 , 第一推动者的存在是永远无法证明的 , 但尝试证明它不存在亦属枉然 。 最好结束这种推测 , 放弃了解先验事实的希望 。 柏拉图主张我们生来即认识事物(虽然要从头脑里找出这些事物相当困难) , 康德却认为人们生来即认识现实世界所依循的普遍形式 。 经验主义者宣称 , 任何先天知识皆毫无意义 , 但康德所认定的先天知识却大不相同 , 因为人类可能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处理经验 。 眼睛和耳朵的本质和它们所知觉的世界一样 , 是依经验而定的 。
康德进一步推论事物的真正本质是不可知的 。 人类知识或许暗示了物体本身——康德称之为“本体” , 但其内在特性却无法为人所认识 。 例如我们看到花园时 , 所见并非真正的花园 , 我们接收到的是经过我们眼睛过滤后、适合我们口味的影像 。 工蜂因为眼睛能够察觉出紫外线 , 故眼中可能自有另一番不同景象 , 但它对花园本身仍会一无所知 。 感官媒介的作用意味着我们永远无法了解物体被知觉以前的“本体” , 而只能认识经过“人化”了的版本 。 知识虽源自感官对外在对象一系列的处理过程 , 但也伴随着感官先天上的限制 。 人类知识领域没有存在绝对真实的伊甸园 , 但这也不表示人理解世界的能力因此而失去光彩 , 只不过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受了感官媒介作用的影响罢了 。 一切知觉系统都存在着类似的限制 。
对这些观点的一个反应是 , 干脆放弃任何突破偏见与成见看清世界本来面目的理智念头 。 康德倒也没那么极端 , 他主张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具有不同的纯粹性等级 。 例如 , 康德认为 , 对艺术美的准确的理解只限于对物体的纯粹形式的欣赏 。 也就是说 , 除了纯粹的审美标准 , 没有受其他任何目的影响 。 这样说来 , 当男人觉得女人性感迷人时 , 脑子里主要想的并不是她的“美”(听来有点奇怪);而道德高尚的行为也不是出自好的情感(如扶老妇人过马路的意愿) , 而是源自纯粹、不带感情的义务 。 然而 , 康德所强调的“纯粹”动机并非以道德为基础 , 相反 , 他认为纯粹动机诉诸人类最纯粹的官能——理性 , 来决定道德行动内涵为何 。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 这意味着去服从不为个人喜好所扭曲的普遍法则 。 不过 , 如果根据奥卡姆的剃刀原则 , 方法的取舍只和理性程度有关 , 与道德似乎沾不上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