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锤子》丨康德的眼镜:将人类置于宇宙中心

音响发烧友对于音乐唱片的音色清晰度 , 能够听出许多一般人所听不到的细微差异 。 他们把大量时间和大笔金钱投注在扩音机和扬声器上 , 为的就是尽可能原音重现 , 但即使是最先进的高保真音响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 。 从录音到播放的过程中 , 任何一点可能出现的瑕疵都可以让下一代电子企业找到进步的空间 。 然而 , 或许有一天音响技术已达完美之境 , 音响发烧友必须忍受的唯一限制反而不是音响系统 , 而是人类自己的耳朵 。 若真有那么一天 , 哲学家对高保真音响也会有意见 。 无论耳朵从非常清晰的声音里捕捉或遗漏了多少细节都不会构成声音“品质”的差异 , 一切只是所听到声音的“种类”不同而已 。 由于耳朵的特殊构造 , 人类有人类自己的聆听方式 。 例如 , 蝙蝠的听觉系统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和人类不同 , 所以听到的声音很可能就与人类差别甚大 。 耳朵构造不同 , 听到的声音也不同 , 好比不同照相机会拍出不同照片一样 。 当我们描述所听到的音调时 , 不仅在描述声音本身 , 同时也是在描述人耳的聆听方式 。 这一点别无选择 , 若摒弃现有的聆听方式 , 听觉将成为不可能 。 既然同样的情况适用于人类其他感官 , 结论将会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 在某种程度上受限于我们为获得理解所用的各类官能 。
感觉不全然是被动地坐着等待接受而已 。 人们品尝味道或聆听声音时 , 同时也在“主动出击” , 只不过大脑对于外在世界的安排处理相当熟悉 , 我们才没有察觉到感官的活动 。 感知世界便等于改变世界——这正是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 , 1724—1804)的中心思想 。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人类思想天生为一块“白板” , 其上一片空白 , 在学习和长大的过程中 , 世界不断在其上留下印记 。 这种思想后来导致了休谟怀疑论哲学的出现 , 他认为 , 人类天生拥有的知识皆属自我指涉而毫无价值 , 因为有意义的知识只能经由实验和观察加以发现 。 然而 , 对于可纯粹通过思想而获得的真实知识 , 人类并未放弃追寻 。 第一个质疑休谟的哲学家便是康德 , 他认为 , 人类可能具有某种固有知识 。
康德于1724年生于东普鲁士的科尼斯堡 。 据他自己说 , 其父亲是苏格兰裔的马具商 , 而其母亲是个未受教育却相当聪明的德国人 。 康德的家庭信仰的是严格的路德教派虔敬主义 , 教义要求严守道德规范 , 遵从简单生活 。 康德于1740年在科尼斯堡大学研读神学 , 20岁时开始撰写一部物理学方面的著作 。 6年后因无法顺利取得教职 , 不得不为富裕的家庭做家庭教师 。 15年下来 , 康德似乎也过得不错 , 不仅可以接触城市社会 , 更有机会外出旅行(以他的标准而言) 。 他出游最远只到过距他的出生地约100公里外的安斯朵夫镇 , 这是他所有旅行中最远的一次 。 旅行并非康德开拓心灵视野之道 , 广泛阅读才是他充实心灵的良方 。 由于胸部畸形 , 康德体格并不强健 , 身高仅有一米六七 , 然而 , 他在课堂上却口才出众 , 自然流露出一股演说家的魅力 。 除了言谈满是各种笑话和文学比喻之外 , 从牛顿物理学到地形研究、从烟火到重要的公共盛会 , 他都能如数家珍 , 无课不教 。 柏林大学曾愿意提供康德关于诗文的教职 , 但由于他更喜欢稳定的故乡生活 , 因而婉拒了这项邀聘 。 不过 , 他平静安详的生活 , 总是会被仰慕其智慧而前来科尼斯堡拜访的年轻哲学家和政府官员干扰 。 尽管如此 , 康德仍设法保持其每天健身散步的生活规律 , 居民们甚至根据他出现在街道上的时间来校对钟表 。 他最喜欢的街道在他死后被重新命名为“哲学家小道” 。 居民们注意到康德只有一次没有出来散步 , 后来据他解释是由于卢梭的《爱弥儿》(Emile)实在令人着迷 , 所以只好待在家里把整本书读完 。
1755年 , 康德回到科尼斯堡大学完成学位 , 隔年便开始在那里担任教职 。 由于读到休谟的哲学 , 康德大受启发 , 他说休谟哲学让他从“一成不变的睡梦”中醒来 , 激发了他的创造力 。 1781年 , 康德创立了他称为“先验批判”的新哲学 , 结果和许多哲学家一样 , 因为宗教信念饱受争议而惹来麻烦 。 1793年 , 康德出版了《纯粹理性限度内的宗教》(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Pure Reason) , 书中对传统基督教教义提出质疑 , 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便下令 , 只要和宗教有关的课题 , 一律禁止他继续写作与授课 。 康德一直严格遵守这项命令直到国王驾崩为止 , 不过那时他已年迈体衰 , 不久就退休着手重编自己的著作 。 康德于1804年去世 , 留下两句墓志铭:“在我头上的是众星的天空 , 在我心中的是道德的法则 。 ”他曾于书中写道:对于这两样事物 , “越是经常不断地思考它们 , 心中越是充满全新而满溢的赞叹与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