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太小|和孩子沟通的雷区,你踩中了几个?
文章插图
一个妈妈陪孩子学写字:
妈妈说:你看这个字,七扭八歪的。
孩子说:哪里写歪了。
妈妈:写字不能出格子,要横平竖直,不要太用力也不能太轻。
孩子:这格子太小了。
妈妈:擦了重新。写不好,小心你的手。”
孩子:这格子太小了。
妈妈就开始有点生气了:所有本子都一样,为啥别人都能写,不嫌弃格子小。
孩子擦掉重写了一遍。
妈妈:怎么又写出格了,。
孩子开始带着哭腔说:啊,我写不好。
【 格子太小|和孩子沟通的雷区,你踩中了几个?】妈妈:擦了重写,写不好,更得写啊。
说完妈妈就替孩子擦了。
孩子就开始墨迹,半个小时写了三个字。
妈妈一看又急了:半天写三个字,你干嘛了。还写又出格子,给我抄写三遍,否则别吃饭了。
孩子哇的一下开始哭了,把作业本也扔了。
妈妈也急了,拉过来就开始揍屁股。
文章插图
其实这位妈妈所有的沟通都是在和孩子就事论事,这样只能把天聊死,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爸妈说话了。
而沟通的突破口恰恰在这里,我们不要就事论事,而是和孩子谈行为背后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共情。
共情,其实是心理咨询专业的一个术语,咨询师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练习共情,只有这样才能走进来访者内心。
共情有四个步骤:
安静专心的倾听,
简单的回应孩子,
说出孩子的感受,
回应孩子的期待。
文章插图
就拿妈妈陪孩子写作业的例子来说。
当孩子说:“格子太小了的时候”,我们就要停止说教,闭上嘴巴,让孩子去表达他的观点。他认为格子小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先听听看。
其实比语言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很重视孩子的表达,愿意听他说话,并且及时给予他回应,问题就已经能解决一半了,因为孩子会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找到答案,根本不需要父母讲道理。
当孩子不愿意写开始磨蹭的时候,这也是一个信号。如果再和孩子就事论事,只能是火上浇油。
这个时候孩子连表达的欲望都没有了,所以能共情的方式就是父母替孩子说出他的感受,比如:“是不是感觉很难,觉得自己做不到,妈妈态度又不好,让你很受伤啊。”
当我们理解孩子的感受,表达出孩子的感受之后,会再次开启孩子的表达欲望,我们再去安静的倾听。
当情绪趋于平静时,我们再回应孩子的期待,可以说:“刚开始学习写字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那这个过程你需要妈妈什么帮助?”或者说:“宝贝,妈妈知道刚开始做一件事都很难,但是妈妈相信只要坚持,你一定能有很大进步,你看这次写的就比上次好多了。”
这样的鼓励,会重新点燃孩子克服困难的斗志。
文章插图
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其实是父母亲手关上沟通的大门,又去责怪孩子不懂事,孩子心里着实委屈啊!
记住,不要就事论事,而是和孩子谈谈行为问题背后的感受和期待。一个会共情的父母,一定能培养出更加合作的孩子。
- 否感染|辟谣:孩子出生检测HBsAg和HBV DNA阳性,说明发生母婴传播乙肝?
- 心酸|早生孩子和晚生孩子,区别在哪里?看看就知道,心酸和现实,
- 全勤|健羽幼儿园——十一月份全勤宝宝风采秀(和润园区)
- 管教孩子|“和善而坚定”的正面管教,到底应该怎么做?
- 贴心|男孩和女孩的“思维能力”有啥不同?晚开窍、不贴心的原因找到了
- 讽刺|奶奶和姥姥的区别,虽然很讽刺但很现实!
- 奶奶|孩子跟奶奶睡和与妈妈睡,10年后的差距很大,父母别不当回事
- 妈妈|带娃的两类妈妈,“假精致”和“真粗糙”,无论哪个都值得尊重
- 孩子|全职妈妈和上班族妈妈带的娃有啥不同?差距明显,一眼就能看出
- 孩子|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就是从“我觉得你冷和我觉得不烫”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