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致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而不是被威胁,你做到了吗

最近有一有一篇文章特别火,里面列举的教育方法受到了很多网友追捧。
其中一个场景说的是孩子跟妈妈去电影院,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孩子一直问问题,于是妈妈开始教育他——
妈妈:现在是什么场合?
孩子:电影院。
妈妈:电影院是不是公共场合?
孩子:是呀。
妈妈:你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是不是会影响到别人?
孩子:是。在公共场合影响别人的都是垃圾人。
妈妈:那你是不是垃圾人?
孩子:我不是。妈妈,我不说话了。
一场电影下来,孩子真的一声没吭。于是作者感叹:“要是每个家庭都像这位妈妈一样教育孩子,那世上就没有熊孩子了。”
真的是这样吗?
不说话|致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而不是被威胁,你做到了吗
文章插图
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而不是被威胁
大家都知道,电影院里应该保持安静。可是,为什么会形成这个规则呢?因为当你在电影院安心看电影时,不会希望被其他声音干扰,别人同样也有这个需求,因此形成了保持安静的公共规则。
这是出于人的同理心,是对自己和他人需求的尊重。一个孩子,如果从小他的需求就被父母尊重,那么他自然也会具有同理心,能够尊重别人的感受。
假设大家都像微博中的妈妈那样去教育孩子,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会看到“评判”——孩子害怕被妈妈评判为垃圾人,于是不说话了。他保持安静,并非出于对别人的同理心,而是因为恐惧被评判、被惩罚,不得不遵守规则。
假设这个孩子处在一个没有监管的地方,没有妈妈看着,也没有摄像头盯着,他还会遵守规则吗?不一定。而具有同理心的孩子,不论有没有监管,都会发自内心地维护规则。
如果这个妈妈经常评判孩子,利用孩子对评判的恐惧来操控他,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慢慢内化出一个严苛的、充满评判的妈妈。
当孩子长大以后,在电影院遇到别人大声喧哗,他不会心平气和地去提醒,因为他心里已经开始一轮评判了,他会用鄙夷的态度去攻击对方——“我是安静的,我是好人,有道德的人;你在电影院里不守规矩,你是垃圾人”。抱持这样的心态去跟别人沟通,很容易引发无谓的冲突。
那么,教导孩子遵守公共场合规则,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这里有一个大前提,即父母平时就尊重孩子的界限,给孩子自由。
不说话|致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而不是被威胁,你做到了吗
文章插图
比如父母第一次带孩子去电影院,出门之前可以先跟孩子商量:“电影院是很多人聚在一起看电影的地方,我们需要和大家一样保持安静。如果你有什么需求,要靠近爸爸妈妈的耳朵轻声说。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这样跟孩子商量,他就可以保持主体性,自己做出选择。假如他选择了去电影院,就意味着他主动选择遵守公共场合规则,而不是被教育“你必须遵守”。
出自内心地选择去做,孩子的内在就不会产生“遵守规则的超我”和“不愿意遵守规则的本我”之间的对立冲突。
如果在电影院遇上别人大声喧哗,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他们可能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所以需要讲话。或者他们心情激动,忘了保持安静。如果我们觉得被干扰了,可以扭头跟对方笑一笑,提醒一下。”
在整个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协商,讲清楚事情缘由,让孩子充分体验到什么是被尊重。
这样的孩子,自然会尊重他人,而且会学到:即使遇到矛盾冲突,我们也可以心平气和地解决,不评判、不伤人。
不说话|致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而不是被威胁,你做到了吗
文章插图
不说话|致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而不是被威胁,你做到了吗】父母要抛掉惩罚性“超我”
只解决问题
还有这样一个被众人称赞的教育孩子的案例:
妈妈带孩子乘坐轻轨,孩子在车厢里拿着酸奶乱跑,妈妈让孩子坐好不要动,孩子不听,结果摔倒大哭,酸奶洒了一地,其他乘客都扭过头看。
孩子大概摔疼了,想让妈妈抱,妈妈说“想抱就不准哭”,孩子立刻不哭了。
然后,妈妈拿出纸巾和垃圾袋,让孩子把地上的酸奶擦干净,“自己做错的事,要自己负责收拾”,又跟孩子讲道理,分析他犯的错误,让孩子向周围乘客道歉。
孩子照做之后,妈妈终于在他的脑门上亲了一口,把他抱了起来。于是,大家都称赞这位妈妈会教育孩子,感叹要是天下的父母都如此,世上就没有熊孩子了。
孩子摔疼了会哭,希望得到妈妈安抚,这是多么正常的事!然而,孩子的这种心理渴求,却成了妈妈控制威胁孩子的手段——“你必须符合我的要求,我才会给你想要的情感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