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源资本|上市之后,快手还是不是快手?( 二 )


落幕
然而 , 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这场盛宴 。 对于另一部分人 , 快手的上市很有可能意味着自己好不容易拥有的一方能展示自我的天地即将被隐藏 。
能在低调的同时迅速吸粉 , 快手靠的是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和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模式 。 界面简单易操作 , 自己的声音不会被淹没在大V中 , 是快手在“下沉市场”广受欢迎、社交裂变的初因 。

在快手为了应对抖音带来的流量压力 , 提出“K3战略”之前 , 两亿多的“天然流量”几乎都来自于“下沉市场” 。 抖音用户认为快手用户low、土 , 快手用户觉得抖音用户“装” 。 这两亿多流量 , 才是快手粘性最高的用户群体 , 是快手发展的基石 。
这批核心用户空有流量 , 却不懂商业运营——或者说他们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追求收益 , 而是追求被别人看到并认可的“社会价值” 。 早些年 , 几十万、一百万粉丝的快手号 , 可能只要几百元 , 最多几千元就能为一些低端产品打广告 。
但是 , 快手诞生于资本的推动 , 在日后的成长变革中 , 也被资本推着走 。 这就注定了快手必须盈利 , 必须商业化 , 这就意味着当下的快手必须开始重视直播带货和视频广告运营 。 同时 , 意味着快手必须开始重视精品化和高端化 。
中国14亿人口 , 虽然只有不足1/5生活在一线城市 , 但是“二八效应”告诉我们 , 20%的人往往能创造80%的价值 。 正如美团间夜量两年前就超过携程 , 但酒旅利润一直不够高 , 因此一直对高端酒店虎视眈眈;阿里“下沉”是为了给自己的电商盘锦上添花 , 而拼多多“打入五环”却是实现盈利的刚需 。
商业化的过程 , 必然伴随着能给平台带来高价值的人得到一定资源倾斜 。 二级市场上市后 , 快手的业绩将受到更多人监督 , 受资本的影响更大 , 资源往头部集中的趋势更不可避免 。
虽然今年9月 , 快手再次强调商业作品将根据质量公平地获得流量分配 , 10万和1000万粉丝的主播站在同一条商业变现的起跑线上 , 但流量和资源如何分配已经不是快手自家说了算 , 还要看品牌和资本的意愿 。
【五源资本|上市之后,快手还是不是快手?】
五源资本|上市之后,快手还是不是快手?
本文插图
“给普通人被看到的机会”是快手的初衷 , 是宿华和程一笑的情怀 。 但市场已经看过太多情怀敌不过资本的例子 。
上市 , 也许意味着那些曾经在快手上“找到组织”、找到自身意义和价值的边缘人群 , 自娱自乐表演的落幕 。
分裂
其实 , 从快手2018年举办第一届“卖货王争霸赛” , 散打哥卖了1.6亿 , 成为快手首个卖货王的时候 , 快手曾经的核心用户就慢慢被边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