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北大妈妈来稿:孩子考入北大,全靠这3个至关重要的好习惯( 二 )


记得我当时坐在由南往北的公交车上,望着一轮缓缓而坠的夕阳,怀里抱着这套书,就像抱着一团扑扑而动的希望。
果然,如我所料,这套书完美开启了小雅阅读的兴趣,在她小小心灵引起的震动,无疑像盲人重见光明一样,世界从此不同以往。这套书不知给她读了多少遍,直到封面封底都磨破脱落了。
从这套书开始,小雅认识世界的另一个通道正式开启,她身上隐藏的求知欲不可遏制了。
孩子的阅读兴趣一旦建立,良好的阅读口味一旦形成,家长剩下的事就很简单了。你只需把各领域适合她读的东西不动声色地放在她的床边,小书架上,沙发上,茶几上,只要她能看到,这些书都会通过阅读成为她成长的养料。
从三岁到小学,从小学到高三,哪怕在高考最紧张的冲刺阶段,小雅的课外阅读从未停止过。不是因为这孩子淡定,而是这个习惯早已融入生活,跟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持续深入广泛的阅读(包括高中时大量英文原著的阅读)不仅让这个孩子的语文成绩出类拔萃,更为她提供了优质的精神食粮,让她拥有了一颗丰饶富足的灵魂家园,并保持着对未知世界永不衰竭的探索欲望。
来稿|北大妈妈来稿:孩子考入北大,全靠这3个至关重要的好习惯
文章插图
03 午睡习惯
我曾留心过,美国著名作家富尔格姆写过一本畅销全世界的书《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道理我在幼儿园都学过了》。他在书中写道:“那些我真正需要的知识,关于如何生活,我都已经在幼儿园里学过了……与人分享一切;公平游戏……每天下午小睡一会儿;出门在外注意交通……”
一个做法,一个行为,并不是因为某位名人、某位大人物说了有道理才有道理,而是被我们亲身体会过,它对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对我们愉悦情绪的提升有益,才会认为它好,才会被接受。
根据我这些年的体会和观察,午睡对人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大为有利。无论是学生或成人,哪怕午饭后有十分钟的小憩,哪怕只睡着五分钟,哪怕睡不着,只是迷迷糊糊的打个盹儿,就可以使下午和晚上的学习效率比不午睡要高出许多。钱小雅小学、初中的班主任没太注意这个,所以她在学校里几乎没有午睡过,三岁前和幼儿园时期养成的午睡好习惯就被活生生地中断了。这孩子一开始很不适应。但高中她是个住校生,这为她午睡准备了良好条件。她告诉我,高一一开始又不习惯午睡了,但老师建议他们午睡试试。结果呢,午睡过后她尝到了甜头,下午有同学上课打盹的时候,她可以精神振奋地听课,而且这种精神状态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左右。于是,钱小雅同学顺理成章地将午睡进行到底。一直到高考。
那时候,她周末回家告诉我:“妈妈,我们班现在就我一个人回宿舍午睡。”我听了特别安慰,比听说考了年级第一名还开心,竖起大拇指,大大夸奖了她。钱小能同学现在的班主任老师,也特别重视孩子们的午睡质量和综合身心素养。每天午饭后,让孩子们放松一阵,就十分周到地创造午睡条件,保证他们30分钟到一小时到午睡时间。
这样,孩子们不仅身心安宁,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听课和学习效率都很高。我认为这样的老师就是教育智慧很高的老师。
所以,我想过很多次,如果我是一个小学或中学老师,我一定会把孩子们在幼儿园养成的午睡习惯坚持下去。午饭后让学生散散步,回到教室,为他们放一段轻柔的音乐,或者为他们念一段优美的文章,让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进入午睡状态。如果有孩子课上睡着了,我也不会叫醒他们,只有睡够了才有精神听课。
来稿|北大妈妈来稿:孩子考入北大,全靠这3个至关重要的好习惯
文章插图
这三个内化到骨子里的习惯,让我的孩子始终带着好奇心和持久的热情来探察这个世界。我认为这是她人生幸福的基础。我也不止一次想过,一个孩子,有这么三个习惯,具备基本的勤劳和善良,不管他上不上大学,有没有学历,无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快递员,程序员,垃圾装运工,城市白领,相信他的身体都是健康的,心态都是阳光开朗的,他的生命韵律是明快而有激情的,也是被社会喜悦和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