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集团企业薪酬体系构建的具体模式和步骤( 二 )
文章插图
不同的岗位落在集团统一的岗位评估矩阵中以后,集团的一致性和各单位的差异性就有了同一个载体,集团性薪酬体系呼之欲出。
4
完善集团层面的薪酬模式和薪点表
有了上图的职级体系,有了不同单位的岗位评估矩阵,设计一张集团层面的薪点表,不同板块的岗位就有了薪点了。不同的层级,不同的岗位,在不同的薪级薪档间落位,以岗位评估矩阵定级,以薪级薪档定薪,所有人就变成了一个体系。
文章插图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板块的岗位评估结果不一样,集团总部的HR,可能评价结果在10级,三级公司的HR,则可能评价结果在4级,但是都在这样一张大的薪点表里面,职级体系的一致性,岗位评估价值的一致性,就有了保障。
而有了这样的薪点表,每个人找准自己的位置,后续集团性的人员调动和薪酬调整就有了依据。
5
建立薪酬总额管控体系
集团对分子公司的薪酬管控不纯粹是管控的关系,应该是“管控-赋能-服务”的关系。集团建立起来薪酬体系,适用于总部和子公司,但是在薪酬运行的时候,只有薪酬总额会挂钩,其他的都是内在的自运行的子系统。
我们上面构建的薪酬体系就是一整套薪酬体系,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集团管集团的薪酬总额和发放,分子公司做好自己的薪酬总额和发放。集团只是整体规则的制定者和自己本身的实施者。
集团薪酬总额=职能部门薪酬总额+分子公司薪酬总额,确定集团的规则后,再确定分子公司的薪酬总额,集团职能部门薪酬总额=集团薪酬总额-分子公司薪酬总额。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本质就是建立一种经营核算的线性关系,集团做到了哪种业绩状态,就享受多少薪酬总额,分子公司的薪酬总额,是自己赚出来的,不是集团分蛋糕分出来的。所以集团性薪酬总额的管控思路应该是规则管控,或者规则治理,确定完规则,你能拿到多少,是分子公司自己的本事。
规则怎么定?其实就是建立y=ax+b+c+...的线性逻辑关系,让所有人知道做到什么事情,能拿多少钱,我们写了几篇文章,大家可以搜索下,不赘述。
当然,很多企业不是这样做的,他们用的思路是,数人头,一个人头10块钱,100个,就是1000块。好一些的,会配套业绩目标,确定完分子公司的薪酬总额,然后加上职能部门的人头数,就是集团的薪酬总额。当然,这种思路其实是错的。
还有很多集团职能部门,不是按照人头给钱,而是按照分子公司的工资总额的比例确定,就会陷入误区,分子公司业绩越好,规模越大,职能部门跟着就搭上了“顺风车”。
还有单位,会按照分子公司等生产单位的人均效能来测算职能部门薪酬,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子公司生产单位100个人时,和1000个人时,人均效能差不多,但是管理范围就大很多了。反过来纯粹用产值和营收也不合理,因为是物理叠加的人头,不是总部带来的提质增效。所以可以割裂开看两者的薪酬。
集团薪酬总额,还是要针对业绩单元开展经营核算制,针对职能部门以人均效能为基础,结合管理规模和市场水平,实现定员定额。
6
薪酬发放与调整例行规则
集团性薪酬体系明确后,还要明确集团性薪酬运行规则。主要是薪酬发放和调整的例行规则。集团公司要确定薪酬发放的日期、薪酬发放的额度、薪酬调整的周期、薪酬调整的比例、薪酬调整的规则等。各分子公司负责落实即可。
比如,集团确定薪酬调整周期为一年一次,薪酬调整的规则如下:
业绩1.2时,涨薪比例不高于20%,无降薪比例;
业绩1.0时,涨薪比例不高于10%,降薪比例不低于5%;
业绩0.8时,涨薪比例不高于0%,降薪比例不低于10%。
根据规则,A公司考核业绩为1.0时,集团只负责管控涨薪比例,至于张三涨薪还是李四涨薪,由分子公司根据内部业绩考核结果自行确定。
总而言之,薪酬体系可大可小,规模大些,适用范围广些,个性化场景多些,就是集团化薪酬体系,不同单位的薪酬确定、薪酬发放和薪酬结果应用和人员落位,在同一个薪酬体系中运行,思路是一致的。
此外,集团性薪酬体系之外,还需要配套集团层面干部管理体系、集团化组织绩效体系、集团化人才供应与发展体系等等,就可以构建集团性人力资源管理了,具体怎么做,回头我们专门再写篇文章。
文/张小峰,华夏基石副总裁
来源:HR赋能工坊
版权申明:以上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HRC社群立场,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 人民币|天猫国际新增“服务大类”,知舟集团提醒入驻这些类目的要注意
- 峰会|这场峰会厉害了!政府企业专家媒体共议网络内容生态治理
- 时尚先生|小米雷军成2020年最出圈企业家:获时尚双刊年度人物
- 表达|重磅!2021世界安防博览会官方宣贯会正式召开,百余家企业表达参展意愿
- 收费|企业家商业访谈节目有哪些?怎么收费?
- 中国|中国恒泰集团附属斥671.76万元购买染色设备
- 联手|政企联动、市区联手,共享计划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 Veeam|Veeam让企业数据拥有“第二次生命”
- 白皮书|这个370亿美元的市场,因为新四化,中国企业的机会来了
- 字化转型|疫情重构经济,传统企业「数字化」的通关密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