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新闻派|保费几十元保额上百万!“惠民保”能否成第二个“大病医保?


成为第二个“大病医保”待商榷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程行欢
“保费几十元、能保上百万元”的“惠民保”产品越来越多了 。 据不完全统计 , 今年以来 , 这一类保险出现了大爆发的趋势 , 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48地市在推广这一有着各地“花名”的社保医疗补充商业保险 , 如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险、佛山佛医保、广州惠民保、东莞市民保、杭州市民保、宁波甬惠保……“我们这个月底可能在广东两个市推出这类产品 。 ”一位大型保险集团的健康险公司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羊城新闻派|保费几十元保额上百万!“惠民保”能否成第二个“大病医保?
本文插图
惠民保 图/新华社
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注意到 , 这类保险有着共同的特点:有地方政府牵头或站台 , 与相关的保险公司进行合作承保 , 入门门槛低 , 最低的仅需几十元 , 但最高能报销上百万元的医药费;投保宽松 , 不限年龄 , 部分特效药也能报销……作为一种普惠型商业医疗险 , 这是一款听起来相当美好的产品 。 那么 , 这样的产品能否成为第二个“大病医保”?未来又会怎么走?
新商机下险企纷纷入局
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目前公认最早的一款惠民保产品 , 是2015年深圳市政府首次推出的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 , 由平安养老保险集团公司承办 。 此后 , 多个城市和保险公司陆续推出类似项目 , 经过几年的发展 , 惠民保逐渐形成几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 其中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各个地区的政府参与程度和保障责任上 。
在已经上线的40多款“惠民保”中 , 约有一半是今年集中上线 。 2020年1月23日 , 银保监会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银保监发〔2020〕4号) , 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基本医保、医疗救助等 , 提供优质服务 , 探索将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与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按规定推进信息共享 , 强化医疗健康大数据运用 , 推动医疗支付方式改革 , 更好地服务医保政策制定和医疗费用管理 。 同时 , 整个社会也有解决无法通过医保解决的特效药贵的需求 。
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 , 医疗健康险已经迎来爆发的风口 , 但如何在同质化的产品中脱颖而出 , 急需新的创新模式 。 因此 , 响应政府的需求开始出现了具备官方背书性质的惠民保险 , 凭借进入门槛低、承保金额高 , 并可以解决部分“住院贵、吃特效药贵”的问题 , 也让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转向了这一领域 。
除了专业保险公司 , 近两个月来 , 与保险业务相结合的互联网流量平台也纷纷加入 。 例如360保险、腾讯微保和水滴保险商城也开始上线“惠民保” , 并突破了以前单一城市的“一城一产品”规律 , 还上线了全国统一版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