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一个炒菜的功夫孩子就没了医生泣血忠告这些底线千万不要让孩子碰

助你平安的使命:帮助天下好人一生平安。公益传播安全防范知识,我们一直在行动。为打造平安校园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为青少年安全成长保驾护航。最痛心的就是看到因各种意外伤害夺去孩子的生命或导致孩子严重致残。下面分享两名儿科医生讲述的病例和惨痛教训,希望能给所有家长提个醒,这些底线千万不要让孩子碰!我是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何颜霞。听到家中溺水,家长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在家里还能溺水?难道是家里有泳池?其实不是泳池,是水桶。家中溺水还可发生在浴盆、浴缸,甚至马桶。
溺水|一个炒菜的功夫孩子就没了医生泣血忠告这些底线千万不要让孩子碰
文章插图
这些年在我们重症医学科抢救过多例家中溺水的孩子,多数都是1岁左右的小baby,往往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呼吸心跳,即使送到医院,多数的结局也是非亡即残。对此,我们也多次做过宣传,提醒家长们注意孩子家中溺水问题,但仍有不幸发生。悲剧!妈妈厨房做饭11月龄男娃倒栽进水桶里这月初,我应邀到罗湖某医院急会诊,又是一例让人心痛惋惜的家中溺水。一个11个月大的男宝宝,原本活泼可爱,运动发育特别好,妈妈到厨房炒菜,他独自在地板上玩耍。约十来分钟功夫,妈妈从厨房出来,宝宝不见了。等妈妈找到洗手间,看到的是让人彻底崩溃的一幕。
溺水|一个炒菜的功夫孩子就没了医生泣血忠告这些底线千万不要让孩子碰
文章插图
宝宝倒栽在水桶里,一动不动。抱出来看到孩子脸色乌青,已经没有了气息。妈妈马上紧急将孩子送往医院,经医生约一个半小时的心肺复苏全力抢救,宝宝终于恢复了心跳,但是却再也没有醒过来,也没有自主呼吸。我前去会诊时,宝宝仍是深度昏迷,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并且由于缺氧损伤导致多器官衰竭。经临床评估,可以判定宝宝的脑功能没有恢复的可能了。尽管医务人员给予全力抢救,几天以后,宝宝还是离开了深爱着他的父母和家人,悲剧就这样突然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去除这些危险因素就可避免家中溺水作为儿童重症医生,见过很多溺水悲剧,心痛不已,我想再次呼吁,一定要去除家中溺水的危险因素,预防家中溺水是杜绝这种悲剧的唯一有效办法。
溺水|一个炒菜的功夫孩子就没了医生泣血忠告这些底线千万不要让孩子碰
文章插图
其实很简单,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完全能够避免家中溺水的发生。不让宝宝离开你的视线,尤其是婴儿,一分钟几十秒都不行,因为危险常在瞬间发生。不在容器中存水,尤其水桶、浴盆、浴缸等较深的容器,盖好马桶盖,像水桶类容器最好扣着放,因为即使容器中没有存水,婴儿倒栽进去也可能因无力起身而发生窒息。必须储水时,将储水的容器放在孩子无法到达的地方,如确保孩子不能打开存放处的房间门。不让婴幼儿独自在浴盆浴缸里洗澡。我们相信,很多悲剧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家长有足够的警惕性,杜绝危险因素,家中溺水就不可能发生。如果家中溺水不幸发生家长该咋办?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判断孩子有无反应,有无呼吸。如果无反应无呼吸,面色青紫,意味着心跳已经停止或即将停止,要第一时间呼叫120,同时自救,即立即做心肺复苏。大脑能够耐受完全缺氧的时间只有4分钟,因此称之为心肺复苏黄金4分钟,一旦心跳停止超过4分钟即发生脑的不可逆性损伤,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一岁以下婴儿心肺复苏要点将宝宝仰卧平放于地板或硬质材料平面上,食指和中指并拢双指法或双手环抱双拇指法,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正下方,用力快速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达到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约4厘米,每次按压后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按完30次后,紧接着一手按住宝宝前额一手抬起宝宝下巴颏,给予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再按30:2比例重复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溺水|一个炒菜的功夫孩子就没了医生泣血忠告这些底线千万不要让孩子碰
文章插图
图1 双指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方法
溺水|一个炒菜的功夫孩子就没了医生泣血忠告这些底线千万不要让孩子碰
文章插图
图2 双手环抱双拇指胸外心脏按压一岁以上孩子心肺复苏可采用单掌法(适用于幼儿,图3)或双手掌重叠法(适用于较大儿童,图4)
溺水|一个炒菜的功夫孩子就没了医生泣血忠告这些底线千万不要让孩子碰
文章插图
图3 单掌法胸外心脏按压
溺水|一个炒菜的功夫孩子就没了医生泣血忠告这些底线千万不要让孩子碰
文章插图
图4 双手掌重叠法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心脏,按压深度约5cm,按压频率及按压次数与口对口呼吸比例同1岁以下婴儿。如果无能力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只做心脏按压即可。以上急救措施要直到孩子面色好转,自主呼吸恢复,或120急救人员到场才可停止。还有这些意外伤害家长切勿大意我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的一名住院医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我几乎每天都会下病危通知书,每一次病危告知都会让患儿家属崩溃,有时候我选择同情,更多时候我内心充斥着指责。4月26日下午17:30左右,接急诊电话,要求出诊汤阴县人民医院,我和当地医生联系,得知患儿为1岁6月,咳嗽1周,昨日入院,入院时状态尚可,今晨拍胸片提示两肺透过度尚可,存在斑片影,考虑肺部感染,下午时分患儿非进食状态下突然出现剧烈咳嗽,伴有皮肤、口唇紫绀,急诊胸部CT提示左肺完全不张,当时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仅有70%左右,给予鼻导管吸氧,当地医院救治条件有限,遂联系我院接诊。当时我询问是否有曾异物呛咳,考虑患儿可能存在活动性支气管异物,急剧的肺不张可能与异物阻塞支气管有关,当地医院说不能排除。了解情况后,及时派出我科陈茜医师出诊,携带抢救箱直奔急诊科。到达当地医院后,通过陈茜医师传回的视频,可以看到患儿精神反应极差,左肺完全听不到呼吸音,经皮氧和仅能维持在80%左右,简单询问病史后得知患儿1周之前进食花生后呛咳,之后就一直有咳嗽情况,家属在当地诊所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昨日出现发热才去县医院就诊,住院不到一天就出现了上述危重情况。考虑患儿右侧肺部存在感染,代偿呼吸不能保证理想氧和。告知陈茜医师需尽可能降低耗氧量,充分给予镇静,待患儿入睡后,陈茜带患儿上救护车,救护车一路风驰电掣、为患儿争取宝贵的诊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