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托马斯·曼的名作《死于威尼斯》( 二 )
开篇便开门见山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地点和主人公:“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
托马斯?曼的父亲是商人,行事务实,作风严肃,而母亲则充满艺术的浪漫,父母迥异的风格恰恰在托马斯?曼的文学作品中巧妙完美地融合,相得益彰。
《死于威尼斯》语言风格严谨,文字优美繁复却不失逻辑性,叙述如涓涓细流,直入心田。现实与梦境、真实与幻觉、记忆与印象交织在一起,其中穿插了主人公对人生与美学问题的思考和精神生活的探索。作者把自己最真实、最微妙的思想和体验融入到充满叙事性的文字中,具有意识流特点的同时又不失连贯流畅的故事性,具有独特迷人的魅力。
感悟与思考
在哲学领域,叔本华、尼采和瓦格纳对托马斯?曼的世界观、历史观、艺术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托马斯?曼深受叔本华批判理性、宣扬悲观主义的哲学体系影响。后者认为世界是以意志为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而这些都体现在《死于威尼斯》中,男少年便是主人公所追求的美的象征,主人公被美牢牢地吸引无法摆脱,这体现出意志的决定性作用和主导地位。但他似乎一直克制自己与至上的美保持着距离,不敢靠得太近,就像是人赞美神祗却始终敬畏着神一样。直到最后也没有得到,表达了一种无法满足欲求的状态。作者从艺术的、美学的角度来细致解读同性恋者的思维状态,这些反映出艺术家追求美的过程中产生的激情与社会道德的矛盾。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痛苦的,因此主人公阿申巴赫一开始由于工作劳累所致是郁闷疲倦的,其内心的痛苦找不到发泄的出口,但当他完全沉浸在艺术欣赏中,自我陶醉在对美的无尽想象中时便可得到短暂的平静和解脱。叔本华并不厌恶死亡,认为死亡并非意味着完全的终结,因此不必逃避死亡。小说的最后主人公因对少年的美求之不得而渐渐感到绝望无助,死亡正是终极的解脱。故瘟疫来袭时主人公依然追随着自由意志,自我献祭式地死去。
正如尼采所说:“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作者在小说中也有类似的论述:“既然艺术家一生下来就无可救药地注定要掉入这个深渊,那么他又有什么资格为人师表呢?我们不愿落入这个深渊,而希望获得荣誉;但无论我们转向哪里,它还是吸引着我们。所以我们还是把害人的知识抛弃吧,因为菲德拉斯,知识是谈不上什么尊严的,它只是叫人通晓,理解,原谅,它没有立场,也没有形式。它对人们所陷入的深渊寄予同情,但它本身就是深渊。”以主人公阿申巴赫为代表的艺术家们极力批判社会的种种不合理和弊病,却也因此远离普罗大众,艺术家们在积极地反抗无秩序的同时也消极地成为了混沌的制造者和奴隶,艺术家自发趋于混沌的精神和渴望施加给自身以及外界的理性秩序构成了一个悖论。
- 怎样评价最近走红的「康巴汉子」丁真的颜值这一长相真的是藏族人平均水平吗
- 工科硕士一年级在读,将赴美攻读工科博士,怎样在博士毕业之后曲线进入投行或者对冲基金
- 怎样成为一个灵魂高贵的人如果你有马云这么多财富,你愿意捐掉一半吗如果你是拾荒的,会捐掉一半馒头吗
- 怎样看待凹凸世界第三季下半部格瑞形象
- 有人说自己从没学过外语却能基本听懂人讲话,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 怎样看待日本的动漫如《东京飨种》《寄生兽》等在日本热播却在国内被河蟹
- 国产非子供向动画是怎样赚钱的
- 马克笔涂色怎样均匀
- 玛雅文化以预言著名,其他文化怎样
- 请问PS后期怎样调出类似电影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