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贷将被套上“紧箍”,蚂蚁走向何方( 三 )


但巨无霸的出现打破了常规 。 他说 , 假设一笔100亿的贷款资金 , 蚂蚁仅需要一周就能消化 , 但此时借款人的还款周期还未结束 , 借多还少 , 想要维持运作只能不断加杠杆 。
做到这一点 , 依靠的正是蚂蚁庞大的用户群体 。 其数据显示 , 支付宝数字金融服务的用户数量为7.29亿人 , 仅花呗、借呗服务的用户就有约5亿人 。
庞大的用户和流量 , 甚至让银行都沦为了蚂蚁的“打工仔” 。
上周 , 张家港行(002839.SZ)公布了2020年三季度财报 , 其主要中间业务收入在前两年增长很快 , 最高达到总收入的35.32% , 但这部分净利润却下滑不少 , 因为支出增长得更快 。 比如2020年前三季度的手续费和佣金支出为31.81% , 增幅远高于收入部分 。
究其原因 , 是因为其手续费支出都用在“新开展的网络金融服务”这一项目上 , 银行解释 , 手续费和佣金支出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蚂蚁借呗手续费增加所致 。
双方进行了所谓的“联合业务” , 也就是联合贷款 。 运用互联网平台的数据、风控等资源 , 银行参与到网络放贷中 , 以此突破业务的地域限制 。 然而流量的使用也需要付出高额成本 , 这一部分的费用逐年增加 , 甚至覆盖了业务收入的增长 。
结果就是 , 银行越来越依赖蚂蚁 , 虽然获得了客户和贷款规模 , 但蚂蚁获得了流量和数据 , 甚至主导了风控 , 最终贷款风险仍由银行承担 。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近日在媒体撰文指出 , 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中 , 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金融机构 , 但是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寡头垄断地位 , 收取过高费用 , 增加了金融消费者的成本 。
“在对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联合贷款中 , 9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银行业 , 有的高达98%以上 , 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导客引流的优势 , 直接收取的费用占客户融资综合成本的1/3左右 , 加上代销或其他过度增信产品等收取的费用 , 往往高达2/3 。 ”他说 。
投资者怎么办?
投资者更关心的是 , 蚂蚁何时重新上市?会影响今后的估值吗?
上周 , 蚂蚁集团确定了发行价 , A股发行价为68.80元/股 , H股发行价为80港元/股 , 总市值约2.1万亿元 , 为史上最大规模的IPO 。
“蚂蚁有了‘天花板’ 。 ”上海某大型券商发行部门人士向****采访人员介绍 , 其贷款规模不可能像以前那样高速扩张 , 现在蚂蚁越来越像传统金融机构 , “想象空间很小了” 。 据他估计 , 针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将越来越接近银行监管 。
A股历史上也不乏被暂缓上市的案例 。 如2009年4月 , 证监会否决了宁波立立电子的IPO申请 , 该公司涉嫌腾挪资产、二次上市 , 这也是证监会首次作出发行撤销决定 。 直到11年后 , 立立电子改名立昂微(605358.SH)才在上交所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