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联想集团 杨元庆 柳传志
然而细细梳理此人的发家之路 , 会发现他既没出什么钱 , 也没有承担多少社会风险 , 还给联想惹了不少麻烦事 。
只不过在1994年跟着香港联想上市走了一遭 , 身价从此一跃千丈 。
吕谭平曾有一家小公司叫香港导远公司 。 该公司在1988年和中国技术转让有限公司、北京联想共同合资成立了香港联想 , 各占1/3的股份 。
中国技术转让公司的背景许多人都知道 , 它的负责人是大名鼎鼎的柳谷书 , 柳传志的父亲 。
在香港联想的发家史上 , 中国技术转让公司的贡献非同小可 , 但吕谭平的香港导远公司属实是可有可无 。
据说吕谭平和柳传志是因为在联想小食堂吃过一次饭 , 两人一见如故 , 于是“对彼此的抱负了然于胸” 。
按柳传志的说法 , 香港联想原是为了躲避中间商盘剥而合资成立的 。 但事实上 , 外资港商让联想集团付出的代价 , 却是远远超过当年中间商赚取的利润 。
按照香港联想招股书的记载 , 1992年曾做过一次增资扩股 , 金额为一亿港元 。 但不知何故 , 一向力挺柳传志的中国技术转让公司 , 明确表示不参与此次扩股 , 他们让出了30%股本 。
而吕谭平这边只拿得出10万港元 , 柳传志便授意北京联想 , 给他们借了4千多万港币 , 顺利参与了扩股 。
香港联想上市后 , 股价最高时一度涨到70元/股 。 37岁的吕谭平一举变成与北京联想平起平坐的大股东 , 而他们投入的区区几十万港币 , 转手就变成了几个亿 。
倪光南对此十分不满 , 从这时起开始与柳传志交恶 。
接下来 , 事情的变化就像魔幻电影一般 , 吕谭平一朝得志 , 为所欲为 , 很快就把香港联想几年的积累亏光 。
于是柳传志奔赴香港力挽狂澜 , 将北京联想一举整合进了香港联想 。
股市中 , 有些人就像“猜到了”即将到来的整合 , 大量低价位地买进香港联想的股票 , 随着股价大涨 , 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知名或隐名的富翁 。
在那个年代 , 在那个内地人几乎都不太懂香港股市规则的年月 , 吕谭平这个“队友”推动了联想从国有转向民营的齿轮 。
但许多疑问时至今日仍在民间回荡:当年增资扩股时 , 以柳传志和柳谷书关系 , 中国技术转让公司为何要退出 , 让吕谭平白捡个大便宜?
明明吕没有实力扩股 , 柳传志为什么要冒着坐牢的风险给他们借钱?以至于因此与倪光南院士交恶?
对此 , 柳后来的解释是:我们太缺乏国际市场经验 , 如果不让导远持有那么多股份 , 导远就会退出合作 。
如何去定义这段历史 , 几乎决定了柳传志的人生底色 。
历史无法假设 , 但或许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种设问:假若柳传志不走这一步 , 只是按部就班地当一名国企干部 。
那么在外有行政 , 内有异己的权利体制中 , 他是否能一直将江山牢牢攥在手里?
自媒体人“何加盐”对柳传志的剖析是“他身上有着远比民营企业家严格得多的种种党纪和单位规定的束缚” 。
挣脱体制的束缚 , 究竟是出于私心还是为了联想的发展 , 除了当事人 , 谁也无从得知 。 但从结果来看 , 吕谭平影响了整个“联想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
北京联想注入香港公司 , 让联想既有了外资上市公司的保护壳 。 在法理上 , 有中科院的国资作为最大股东 , 联想仍然具有国有企业的身份 , 享受着政治上的地位与待遇 。
这一步走完 , 乾坤即定 。 而吕谭平 , 这位由柳传志扶持的初代民营代言人 , 套现走人后 , 几乎每年都会出席联想在香港的圣诞晚会 , 见到柳董也是毕恭毕敬 。
之后的岁月里 , 联想的舞台上人物来来去去 , 数度轮换 。
许多年后 , 当杨元庆站在聚光灯下 , 说出那句“联想不仅仅是一家中国公司……”后知后觉的人们这才发现 , 曾经孵化出联想的中科院 , 其痕迹已经从联想集团中淡去了 。
及至2021年 , 联想控股的第一大股东依然是中科院 , 但对于联想集团已经没有控制权 。
而联想集团的9名董事中 , 已经没有一位出自于中科院 。 其中三名非独立董事分别为杨元庆、朱立南和赵令欢 。
在这盘缓缓展开的棋局中 , 他们站在不同的位置 , 发挥着不同的功效 。 但在共事的漫长岁月里 , 他们的轮廓 , 又是愈发地相似了 。
传了谁的“志”
柳传志有一个著名的“接班人论” 。
他认为 , 选接班人 , 要像选太太那样:一要漂亮 , 二要爱我 。
如果两个要素之间要较个高低的话 , 那么后者一定比前者更重要 。 众所周知 , 情人眼里出西施 , 只要有了“爱” , 卡西莫多也可以是“漂亮”的 。
稿源:(银杏科技)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049432R2021.html
标题:杨元庆|杨元庆阻止不了联想集团的没落(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