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自动驾驶 nuro tiger 送货车 驾驶汽车 rog 商业化 er 融资 无人 Google griffin
并非所有标签都是负面的,它也可以代表一个人或一家公司在用户心智中的定位。如提到虎扑,会想到直男自留地,提到快手,会想到老铁,提到B站,会想到二次元,提到知乎,会想到问答,提到脉脉,会想到树洞,提到拼多多,会想到便宜。
但叙事可以创造叙事,当重大负面事件发生之后,对社区最大的影响是,舆论会给原来各方都认同的标签,在后面加一条杀伤力极大的解释标签。如某次事件后,想到老铁就想到低俗,想到二次元就想到幼稚,想到便宜就会想到假货。
就像摄影师之前获得的一条简单信息一样,一个人或一家公司被贴上标签只需要一个偶然事件,或者从大量正常中提炼出来的少量异常,不过要揭下标签却要付出极大代价。
滤镜事件背后,隐藏着一个对小红书自身叙事损害颇大的标签:本来提到它会想到精致生活,但现在会联想到“网红化”。
罗伯特.希勒在《叙事经济学》里,提出了一个对于流行叙事颇具洞察力的观点:叙事有可能基于某些假定的事实,而讲述者和听众并不知道如何验证这些事实。一些叙事之所以具有传播力,是因为它们看似给出了确定的事实。另外,当叙事随时间演变,不断变化的细节非常重要。细节越丰富,人情味越重,传播性越强。
在所谓的针对“佛媛”话题(将某一女性称之为“某媛”,在当前语境本来是一个带有偏见的标签),小红书曾第一时间启动专项检查,结果是清理违规笔记70篇,封禁账号3个,这个比例放在庞大的笔记库中,自然微乎其微,但把它单独拿出来,再配以原博主的笔记截屏与照片,自然细节充分,情感浓烈。
滤镜也类似,揭穿滤镜真相的故事,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抛出去滤镜后的对比图,所产生的差异如同本来要去“新马泰”,结果去了趟新街口、马甸、太平庄。传播者并无恶意,他们只是给出了看起来确定的事实,而且他们也没说错,仅以一个切片看,这确实是事实。
之后的故事是,多位被提及的博主站出来反驳营销质疑,同时提供原图表示没有过度使用滤镜。但有人继续在小红书上搜索相关景点,只要看到P图调色痕迹的就冲上去骂一通。
叙事的传播力取决于重复的概率,反复强化很重要。希勒举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祝你生日快乐”歌,它甚至算不上真正的叙事,但实际上,几乎每个人脑海里都有一个与这首歌相关的故事。
当“佛媛”“病媛”“滤镜”类似的词反复出现,一个新标签也就形成了。
小红书大概有些郁闷,为了UGC 生态的繁荣,它对素人更友好,可现在却被视为孵化网红的平台,网红虽然不一定产生负面联想,却与它所倡导的“向上、真实、多元”强相关。
可它也不用觉得冤枉,面向C端的互联网产品,如果要获得广泛的用户基础,价值观设计的再高大上也难免会满足人性的弱点。“标记我的生活”与“标记我的虚荣”只有一线之隔,前者对忠实的用户有意义,但最容易破圈,让那些不用或者很少使用小红书的人更感兴趣的叙事,或许恰恰是后者。
接下来它能做什么?有一些触碰到底线规则的行为,比较容易被识别和处理掉。如虚假推广,小红书将之定义为黑灰产,例如某一个商品有可能同一天,同样内容大量出现,而且很明显不是用户主动发起的行为。很多账号都是零粉丝,且都是同一天注册,第二天同一时间发了同样的内容,就有可能是黑灰产。
有些判断就并不容易,例如对什么是“炫富”。河童谈到,大家对描述性语言有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想法。像小艾大叔,目前在小红书有12万粉丝,经常会探访一些豪宅,会重点介绍房子怎么造的,大概怎么样的税费情况、设计、采光等,这是满足好奇心,或者增长知识,显然要比一味强调房价和豪华感要更好。
可如果小艾大叔说这个豪宅我买了,或者谁送给他的,很明显是假的,这就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的炫耀,是社区不欢迎的内容。
关于如何P图,它也尽量拿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今年4月的小红书《社区公约》就提及避免过度修饰,而现在一场关于“滤镜”的讨论正在社区内展开。
如果小红书希望社区的本质还是传递分享经验和知识,对它而言,必须要经历持久的叙事战争。
本文参考资料:
《叙事经济学》 罗伯特.希勒 中信出版集团
《小红书:优质UGC电商生态,内容、用户、变现多维提升》 东兴证券研报
《小红书品牌营销白皮书2021年半年报》 新媒体排行榜
【 用户|摘下滤镜看小红书:社区叙事中的误读与错位
稿源:(钛媒体APP)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049431432021.html
标题:用户|摘下滤镜看小红书:社区叙事中的误读与错位( 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