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用分裂型人格做商业创新
作者|小马宋 来源|小马宋(ID:xiaomasong999)
我写过一些方法论 , 比如怎么给品牌取名字 , 我说其中的核心是"陌生的熟悉感" 。 比如我们最近给一个做健身的客户取名"发条鸭" , 发条和鸭子 , 这两个词你都认识 , 但他们组合起来就是全新的 。 原文一个舍不得告诉同行的秘密 , 取这类品牌名字的公司最值钱
比如怎么写一个段子 , 其实它的核心在于对读者预期的违背 。 我用一句话就可以造成预期的违背:亲爱的 , 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好了 , 我根本不在乎你开劳斯莱斯还是宾利 。 如何写出一个段子?
我为什么要讲这两个事呢 , 因为我发现更多的"创新"行为和上面这两种方法是一样的 , 用一个比较好理解的词来说就是我们要创造一种"分裂型人格" 。 就是本来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或者不是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 同时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惊喜 。
这个也不是我发明的 , 广告创意大神詹姆斯韦伯扬就说过"创意就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也提出 , 创新不是特指技术发明 , 而是对现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
我们说几个例子 , 你就明白了 。
购物中心这个我们现在看来极其平常的商业形态 , 在20年前的中国是没有的 。 2001年我还在北航上学的时候 , 买衣服购物要去西单 , 看电影有单独的电影院 , 餐厅都是独立的街边店 , 所以如果你要购物、吃饭、看电影 , 你只能跑几个地方 。 而我们那个时候竟然觉得这个很正常 。
所以后来就有了第一个"不正常"的商场 , 叫金源mall , 其实就是北京第一个综合购物中心 。
购物中心在国内发展了十几年 , 出现了万象城、大悦城、太古里、万达等等这样的知名品牌 , 这时候人们已经觉得购物中心这个东西是正常的了 。 那怎么才能在购物中心这个模型上创新呢?那就要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的组合 。
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创新是"主题景观+购物中心"的设计 。 就是购物中心不仅仅是一个休闲购物的地方了 , 而且它本身还是一个旅游的目的地 , 它自己就是一个景观 。
这就是《蔡钰商业参考》中讲过的"附近的远方" 。
比如成都的西村大院 , 它是一个商业中心 , 但设计风格很市井和朋克 , 本身就是一个商业景观 , 不但有购物 , 中间还有一个足球场 , 完全是一个分裂的人格 , 可是大家愿意去玩一玩 。
本文插图
(成都西村大院)
再比如长春的这有山 , 它不仅是一个购物中心 , 还设计成了一个巨大的假山 , 它有山的景色 , 商业就在山里 。 建成后因为太火爆 , 被人戏称叫做"这有人" , 一个需要排队进去的商业中心 , 估计这是国内第一个 。
- 网易财经|债圈惊雷,信用是用来擦手的
- 案板的娱乐|都什么年代了美国居然还用绿皮火车
- 扬子晚报|难!姐弟失去联系45年,线索仅名字和八个字,赞!仅用二十分钟,吴江松陵街道就找到人了
- 21世纪经济报道|信用债“惊魂”一周:流动性分层或将成结局
- 中年|电动化转型的背后,是谁也逃离不了的焦虑
- 现代快报|中介收了40万元购房款,用来赌博还输光了
- 新思界网|2020-2025年麦角硫因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 用途广泛
- 央视|北京大兴机场综合服务保障楼正式启用
- 这里是厦门|商家再不用被迫站队“二选一”
- 日剧盘点|这个国家原本一穷二白, 用了27年的时间, 一跃成为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