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挥动如猛虎著称,历史上近距离格斗武器——刀



历史|挥动如猛虎著称,历史上近距离格斗武器——刀
文章插图
【 历史|挥动如猛虎著称,历史上近距离格斗武器——刀】今天这里说的刀指长度与剑相仿,用于近距离格斗的刀。
从西汉中期开始,短兵器中的环首刀在战场上逐渐代替了剑的地位,这种情况是适应骑兵在马上挥砍的需要而形成的。刀背可以制作得比剑脊厚实,因而更不易折断。并且,作为武器用的战刀,从一开始就以铁制的为主。洛阳烧沟汉墓群中出土的少量铜刀,体型均轻薄,刀身最厚处仅0.35厘米,应是仪仗中所用。江南个别地区与广州一带的铜刀虽然沿用的时间较长,但出土的数量亦不多。同时,由于刀的用法主要是击即砍,如《释名·释兵》所说:“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与剑相较,它在刺、击两法中只强调击,所以早期的刀上一般不装镡。汉代的剑镡虽小,不足以卫手,但在直刺时,仍可使手有所凭依;而对于横砍的刀来说,镡或可不设。汉刀的刀身较直,刀首几乎无例外地均呈环形。环中有的饰以禽兽。刀鞘下端多装铜摽(铜包尾),皆与鞘的宽度取齐,不像剑摽之向外侈出。汉刀的长度多在1米以上,长沙金盆岭3号东汉墓出土的刀,长度达128.5厘米。东汉时,已普遍用环首刀装备军队。

历史|挥动如猛虎著称,历史上近距离格斗武器——刀
文章插图

历史|挥动如猛虎著称,历史上近距离格斗武器——刀
文章插图
制造钢刀时,通过加热锻打,会使钢的组织致密,成分均匀,夹杂物减少、细化,从而提高钢的质量。但在反复锻打的过程中,钢材的含碳量也在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与其他多种条件相关连,须由匠师适时地作出判断,准确地加以掌握,断难用坚固的锻打次数代表其质量标准。更由于钢刀必须保持一定的含碳量,所以绝不能无限制地增加折叠锻打的次数。也就是说,不能无条件地认为湅数愈多,成品的质量愈高,即如清·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说的“愈锻愈善”。相反,如果锻打过度,脱碳过量,刃器还会失去应有的硬度,以致不成其为钢件了。此外,还可以用炒钢的方法,将生铁直接炒成钢。锻刀时用炒钢作原料,手续更加简便。

历史|挥动如猛虎著称,历史上近距离格斗武器——刀
文章插图
但是,与这一趋势相反,在较晚些时候,有关炼数的记载,数字反而更大,东汉晚期出现了所谓百炼钢。陈琳《武库赋》说:“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赋不厌侈,这里的“百炼”显然是文学作品中高度夸张的修饰语。试看同样是铠,但同时代的诸葛亮在《作钢铠教》中只说:“束文作部皆作五折刚铠。”可见当时的钢铠实际上不是“百炼”而是“五折”。曹操在《内戒令》中也提到“百炼利器”。但王充《论衡·率性篇》只说:“世称利剑有千金之价,…….其本铤,山中之恒铁也。冶工锻炼,成为銛利。……工良师巧,炼一数至也。”则普通的铁只要“炼一数至”,就能“成为銛利”。故“百炼钢”只能被理解为口头俗语或文学上的美丽词藻,而不能用它来代表工艺规格,更不能作为一类钢铁品种的科学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