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政府为何握不紧枪杆子?( 五 )



中国|清政府为何握不紧枪杆子?
文章插图
▲京师大学堂
所以,他们只好另寻发展的途径,而这时的新军正好向他们敞开了大门。1905年时,清政府编练新军进入高潮,当时计划在全国设立36个镇,需要军官3万多人,这也在客观上诱使当时走投无路的读书人进入新军试试自己的运气。
而且随着清王朝对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入,军人的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泰晤士报驻北京采访人员G.E.Morrisson曾有过这样一篇有关清政府军队的报道:对一度被歧视的武人所表示的尊敬,大概是在现代中国所能看到的最大改变……渴求上进的人大有舍文官品级而逐武官品级之势。
现在军人以自己的制服为荣,他们把枪枝擦亮,看起来英挺而使人生敬。当然,我们不时会拿他们与数年前所看到的中国军人作比较。

中国|清政府为何握不紧枪杆子?
文章插图
▲新军
现在,军人要求上司以礼相待。军官出游时坐头等火车;下级士兵再不会象从前那样委屈自己象牛一般挤在无顶的车廂里,他们要求舒舒服服地坐在有盖的车廂内。下层士绅知识分子加入军队,使得新军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这是政治革命得以在军队中萌芽滋长的最大因素。
知识分子的志愿从军使新军中知识分子的成分得到大大提高,同时,由于新军中技术兵种的增加,在选择士兵时,对文化知识也有一定的要求。
像湖北新军中黎元洪的第二十一混成协就比张彪的第十九镇在选择士兵时在文化上的要求高得多。而且新军之所以不同于旧式绿营,除教练洋操外,首先即在选拔标准的严格。新军的选拔,于年龄、体格及识字程度,都有规定。
关于识字的程度,如湖北即规定应募者都要写一篇作文。这种规定纵然难以严格执行,但识字为士兵应具的条件之一,已属空前的变化,学生和士子因此而得以应募入营。例如光绪31年(1905年)末,武昌以北的黄陂县招募了96个新军,其中12个是廩生,24个是秀才。

中国|清政府为何握不紧枪杆子?
文章插图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是,有人对加入湖北新军的40个秀才作了研究,他发现这40名秀才后来无一例外都成了革命党人。
同时,军事学校也成为革命思想和革命组织传入军队的一条直接的途径,而进入军事学校学习的,大多为怀抱远大理想的知识分子。
蒋方震在其《中国五十年来军事变迁史》一文中说:革命说之行也,首受其影响为学校;在学校受训者每选自行伍,则皆营中之故人也,既自学堂归,出其所得从容而讨论焉。蒋方震还认为,原来历次革命皆自外铄,其势不坚;而武昌革命则其势由内而外,由下而上,故能成功。大抵到辛亥革命前夕,各省的军事学堂或讲武堂,多数已成为传播革命的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