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存在争议的李鸿章,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臣子

有这样的一个历史事件,当年邓小平同志和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回归香港事宜的时候,曾说过:“收回香港,是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愿。 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一提起李鸿章,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包括《马关条约》在内等一系列丧权辱国、出卖国家利益的不平等条约的晚清大臣。那么李鸿章,这位晚晴重臣,究竟是出卖国家利益的卖国贼,还是为国尽忠的一代忠臣呢?今天我们就以《马关条约》为例。
臣子|存在争议的李鸿章,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臣子
文章插图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受命,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尽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于回住处的路上遇刺,血染官服,当场昏倒。世界舆论哗然,日方因此在和谈条件上稍有收敛。三月十六日,李鸿章伤稍愈,双方第四次谈判,日方对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原本是3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要求表示不再让步,日方和谈代表伊藤博文谓,李鸿章面前“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事后日方继以增兵再战进行恫吓。李鸿章等连发电报请示,朝廷同意签约,命令“即遵前旨与之定约”。
臣子|存在争议的李鸿章,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臣子
文章插图
据说他在签字前的最后关头,曾经老泪纵横地对使团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也正是因为马关签约的强烈刺激,李鸿章发誓“终身不履日地”。两年后他出使欧美各国回来,途经日本横滨,再也不愿登岸,当时需要换乘轮船,要用小船摆渡,他一看是日本船,就怎么也不肯上,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在两艘轮船之间架了一块木板,75岁高龄老人,在呼呼悠悠地海面上,毅然决然地蹒跚着步子,慢慢腾腾地挪过去。在他去世的第二年,吴汝纶东游日本考察教育,看到李公当年谈判时坐的凳子竟都要比日本人矮半截,不觉悲从中来,陪同的日本友人要他留下墨宝。他大书“伤心之地”。
臣子|存在争议的李鸿章,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臣子
文章插图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马关条约签订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掀起维新变法的高潮。李鸿章也视马关签约为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再履日地,并倾向变法。马关条约导致国内民愤四起,而国内的百姓又不敢指责清政府为慈禧倾尽国库一心筹备万寿庆典,故将矛头指向了李鸿章,李鸿章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做了大清丧权辱国的替罪羊。甲午战后,李鸿章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投置闲散。很多人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是李鸿章的过错,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全进覆没,并且代表清政府签订如此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虽然这些不平等条约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但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甲午战争战败之后,清政府已经没有了底气。无论当时大清朝廷派出任何一位大臣,《马关条约》都已经是日本人的囊中之物,而李鸿章去了日本之后,通过坚苦的谈判、据理力争将松损失降到最低,已是万幸。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实行一系列的措施,但难以改变清廷落后的局面,可谓是回天无力。英国及美国对李鸿章最为著名的评价: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梁启超《李鸿章传》对其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时,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