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黄土高原上的芳香“玫瑰”:富县有机苹果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径( 五 )


“乔化种植的树,光合产物用到苹果里不到50%,但矮化密植模式可以达到75%。”这个看起来皮肤黝黑、话少朴实的农民,说起专业理论知识来却头头是道。他告诉采访人员,矮化密植,意味着果树种植密度更大,产量更高,不仅能省地、省水、省肥,还尤其省人工。
一直以来,人工成本在苹果种植生产成本中占比都是最高的,几乎超过六成,而且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但矮化密植技术通过全程机械化操作和水肥一体自动化灌溉,可以节省约90%人工成本,一个农户就可以管理50亩地。不仅如此,如今矮化密植技术已经实现了1年栽培,2年挂果,3年丰产的高效运营,比乔化种植要少一两年,降低了风险。而树势矮化,集约栽培,便于通风和光照,生产的苹果含糖量高,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苹果的质量。
“过去一亩地年产最高不过6000斤,矮化后能有8000到10000斤,为啥不改进呢?”张延峰说,人要学习,要进步,种苹果当然也一样。明年矮化苹果丰产后,他就将自己原有的8亩乔化果树全部铲掉,也改为矮化密植。
不仅自己干、自己学,张延峰还带着村里的其他果农一起干、一起学。他总是将自己在外学到的新技术、新知识,带回村里给农户进行培训。因为苹果种得好,远近闻名,连其他村的农户都经常来找他取经。而张延峰的带头示范作用,更是孔建军和合作社最大的定心丸。
孔建军告诉长江商报采访人员,富县苹果乔化稀植有30多年历史了,是时候需要更新换代了,伏龙村1000亩的有机苹果也正面临着这个生产瓶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从而导致果园用工成本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经营效益下滑。
“产业的吸引力在减弱,已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之一。”孔建军说,有的农户可能现在不理解,好好的乔化果园,为什么要铲掉挖掉改矮化。但有张延峰带头示范,等农户们看到他矮化后的效益后,思想也会改变。未来伏龙村1000亩有机苹果,都将转化成矮化密植。“产业转化升级是农业发展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必然要依靠机械化,这也是包括有机苹果在内的延安苹果新的发展方向。”
有机苹果 敲开果农致富幸福门
9月23日下午2点,富县茶坊镇伏龙村果园里一片繁忙。十来个农户扛着梯子,挎着篮子,哼着小曲,穿梭在硕果累累的苹果园中。恰逢中国农民丰收节,果园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农户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藏不住内心丰收的喜悦。
这天,是60岁的伏龙村村民张智峰家种的5亩苹果拆纸袋的日子,邻居王改香、张五栓等人都来给他帮忙。到明天,就该张智峰家去帮他们了。农忙时间,四邻八舍之间轮着互相帮忙,不仅能节约不少人工成本,还能增添几分邻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