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用什么语言交流,方言还是普通话?

古代上朝的时候 , 官员们用什么语言交流 , 方言还是普通话?
这个问题很简单 , 当然是普通话了 , 否则 , 中国地大物博 , 人口众多 , 山东人说话海南人听不懂 , 广东人说话四川人听不懂 , 朝堂上 , 有什么人都有 , 倘若各讲方言 , 皇帝怎么听得下去 , 然而 , 接下来的问题是 , 古代有普通话吗?

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用什么语言交流,方言还是普通话?
文章图片
尧帝
一:古代“普通话”的由来
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用什么语言交流,方言还是普通话?】“起初 , 天下只有一门语言 , 人类全说同样的话” , 这句话虽然来自于传说 ,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 还是很有道理的 , 为什么这么说 。
单拿上古来说 , 也就是夏、商以前 , 那时候还没有辽阔的疆域 , 天下也只集中在古中原地区 , 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带 。 当时的国与后世的国不同 , 还只是部落以及部落联盟 , 统治者又都集中在那几个家族 。
这一点五帝本纪当中尤为明显 , 五帝是谁?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 , 其中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 帝喾是黄帝的曾孙 , 尧是帝喾的次子 , 舜 , 曲里拐弯的攀起亲来 , 也跟黄帝有亲 , 因为他的五世祖穷蝉 , 就明明白白的说明 , 是黄帝孙子颛顼的儿子 。 虽然到舜这一辈儿已经没落 , 但最终还是当了尧帝的女婿 。
其后 , 传到夏 , 传到商 , 传到周 , 不管他们通过哪种方式得到江山 , 但 , 哪一个跟黄帝没点关系 , 总之呢 , 江山就在这几个家族当中换来换去 , 辅佐的官员呢 , 又是所谓的世卿世禄制 , 老子是官 , 儿子是官 , 孙子也是官 , 如此长久以往 , 结果就出来了 , 什么结果?
相同的地域 , 相同的人群 , 相同的职业 , 自然就衍生出了相同的语言 , 以中原口音为基础的语言 , 后人称之为“雅言” , 古代的“普通话”就这么来了 。

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用什么语言交流,方言还是普通话?
文章图片
农耕
二:有关“普通话”的奢望
原先疆域不那么辽阔的时候 , “普通话”是不需要推广的 , 为嘛?
古代的“普通话”起源于上层 , 他们一辈辈传下来 , 自然很容易接受 , 也不需要怎么去刻苦努力地学习 , 但天子、官员之下的老百姓呢?这就跟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 怎么个有关法?
老百姓自来以农耕为主 , 农耕意味着与土地有关 , 土地又是不会流动的 , 这就意味着 , 大部分老百姓一生当中 , 很少走出本乡本土 , 基本跟外界不会产生什么交流 , 偶尔跟外地来的商贩做做生意 , 打几个手势也就够了 , 哪里还需要专门去学习当时的“普通话” , 更何况 , 学习需要成本 。
这种成本 , 在知识被上层垄断 , 成为贵族特权的古代 , 尤其是上古 , 更是一种想都不敢想的事 , 因此 , 夏商以前 , 根本不存在什么“普通话”推广的问题 , “普通话”只在一个小圈子里交流 。
后人之所以将其称之为“雅言” , 主要就是因为 , 这种语言 , 犹如后世欧洲流行的拉丁语 , 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 是贵族、官员才掌握的语言 , 被贵族、官员垄断 , 寻常老百姓即便有幸听到 , 也只是听个稀罕 , 根本不敢有别的心思 , 因为那是一种奢望 , 当然 , 这种情况不是没法改变的 。

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用什么语言交流,方言还是普通话?
文章图片
孔子
三:古代的“文字下乡”
西周建立之后 , 施行“分封制” , 当时所谓“立国七十一 , 姬姓独居五十三” , 疆域扩大 , 为了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 , 西周打周武王开始 , 分封子弟、贵戚、勋臣为诸侯 , 而且几乎涵盖整个儿天下 。
从文化上来讲 , 后人将之称为“文字下乡” , 什么意思?
字怎么通过这种分封带到地方暂且不论 , 单说“雅言” , 也就是所谓的“普通话” , 这些个诸侯下乡 , 到地方之后 , 又分封一批子弟、亲信当大夫 , 大夫又将他的子弟、亲信分封下去 , 分封到士 , 如此一层层向下衍申 , “普通话”适用范围扩大 , 终于从天上掉到人间 , 从天上掉到人间有什么要紧?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 广东经济发达 , 导致广东话成了人们争相模仿的语言 , 那时候走到街上 , 能说一句“毛毛雨啦”就成了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 现代人如此 , 古代依旧如此 , 雅言是有身份的人才说的话 , 那么 , 为了跟有身份的人打交道 , 人们便有意无意的开始模仿 , 古代“普通话”的推广便有了一定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