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打过一仗,郑和下西洋带了翻译,这就是历史( 二 )



历史|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打过一仗,郑和下西洋带了翻译,这就是历史
文章插图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
02
许多历史爱好者都曾经有过这么一个问题:
当年郑和下西洋,语言不通,郑和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如果你长期被这个问题困扰,那么这再一次说明:你可能低估了我们的古人了。
其实,在明朝的中国,还真有外语人才。
什么?在明朝的中国,就有外语人才?
千真万确。
这件事,听我简单一说,你就明白了。
是的,当年郑和下西洋,跟随郑和的,有许多外语翻译,其中一个,名叫“费信”,江苏昆山人,是阿拉伯语翻译。
那么奇怪了,明朝时期的中国,没有外语学院,没有电影电视,通讯也不发达,在华东地区,哪来的阿拉伯语人才呢?
真相其实一点即通:
自唐宋以来,就有不少阿拉伯商人,在中国经商,这些阿拉伯商人,在广州、泉州、杭州、宁波……等许多港口城市,都有长期或者短期的逗留和居住的习惯,那么在古代的中国,总有中国人对他们的语言产生兴趣,并因此去学他们的语言。
今天我举例说的这个昆山人费信,就是这么一个人。
江苏昆山人费信,不知道为什么,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对阿拉伯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开始自学阿拉伯语。
其实在明朝,就有一些阿拉伯语的学习书籍,而且港口城市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阿拉伯人,费信自学阿拉伯语,虽然没有今天方便,但他只要有兴趣、有决心,他还是可以学好的。
于是,费信就这样,自学成才了,成为了一名阿拉伯语人才。

历史|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打过一仗,郑和下西洋带了翻译,这就是历史
文章插图
费信想象图
后来,郑和下西洋,朝廷招募外语人才,费信就来应征,于是,就随船出发了。
这就是为什么,江苏昆山人费信,成为了郑和的翻译,四次跟随郑和下了西洋。
费信不但做了郑和的翻译,而且费信还把下西洋一路上的见闻写了下来,成为《星槎胜览》这本书。
还有一本叫《天心纪行录》的,也是费信写的,都是下西洋的见闻录。
而事实上,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很庞大,随行的翻译,也远远不止费信一个。
郑和还有一个翻译,是波斯语翻译,名叫马欢。
马欢是明朝初年的浙江绍兴人,不过,马欢不是汉人,而是穆斯林,他从小就懂波斯语。
所以呢,后来马欢也被征召,三次跟郑和的船队,下了西洋。
这个马欢,也把自己下西洋的见闻,写成了书,就是那本有名的《瀛涯胜览》,记录了东南亚、印度洋、中东等一系列国家的风土人情。
是的,《瀛涯胜览》就是马欢写的。
不过说实在的,郑和是云南的回族,他也懂一些阿拉伯语,不过,未必精通,而且,下西洋船多人多,单凭郑和一个,显然不够用,这就是为什么,马欢和费信这些翻译人才,会被募集上船。